朱允炆连忙接过报纸,黄子澄也凑过来看。
看着看着,两人的脸色,便皆是大变。
随即,黄子澄问送报来的下人:“你可知道,这报纸一共印刷了多少份吗?”
那人回道:“小的特意问过了,这《大明日报》今日是第一次发行,印刷了一万份。”
“这么多吗?”
黄子澄倒吸了一口凉气。
在这个时代,印刷一万份,绝对是一个堪称恐怖的数字。
“这报刊的第一版,讲的陛下早年的往事,第二版则是刊印的大明律,唯独这第三版……”
黄子澄沉吟道:“这写的是故太子之事。”
“自故太子去后,陛下伤神过度,一直不让人提及。”
“可如今,吴王偏偏要提及。”
“这也就罢了,但他这写的什么东西啊?”
“居然写陛下和故太子不和,陛下打骂故太子,还有故太子教训他,这些宫廷秘事,怎么随便公之于众呢?”
“他就算要写,难道就不能写陛下和故太子父慈子孝的好事吗?”
“平民百姓,尚且知道“家丑不外扬”的道理。”
“他堂堂吴王,连这一点都不明白吗?”
方孝孺冷笑道:“他这是哪壶不开提哪壶,自取灭亡。”
“第一版也有问题,他写陛下的往事,竟然都是一些不堪之事。”
“陛下神武,多少丰功伟绩,他皆只字不提,却写陛下昔年乞讨为生!”
“正好给他罪状,再添上一笔。”
朱允炆道:“这份报纸,说不得要给皇爷爷献上。”
黄子澄以手抚须,道:“此议甚妥,那就带去皇宫吧。”
“时候不早了,我等也该去上朝了!”
三人很快离开吴王府,一路直奔皇宫而去。
一路上,不时有文官过来见礼询问。
自然都是冲着昨日蓝玉被抓的事,来讨一个信儿。
黄子澄和方孝孺便都一一作了回复。
及至到了宫门前,却还没有到开门的时候。
然而,今日文武百官们都好像约好了似的,全部都早早到齐了。
见到朱允炆的车子前来,文官们都拥了过来。
黄子澄见状,连忙将他们拉开,私下说话。
虽说要作安排,却不好太大张旗鼓,容易惹来非议。
在朝中做官做事,最要紧的是谨慎。
这一点,黄子澄还是十分清楚的。
“听说陛下昨夜下旨,赐了吴王殿下宝刀,还授予他号令百官,调度兵马,便宜行事的大权,这是怎么回事?”
“吴王擅自抓了凉国公,为何不见陛下降旨严惩?”
“三法司昨夜去吴王府索要罪人,却无功而返,陛下究竟是什么意思?”
“今日上朝,我等该如何行事?”
……
一众官员将黄子澄围得水泄不通,纷纷出言。
虽然黄子澄早就暗中联络了不少官员,但主要也是一些信得过的心腹之人。
可不是人人都会交待的。
而那些暗中联络的人,自然也不会向外界透露消息。
故而,才会有如此之多的官员前来问讯。
当然,这些人,也全部都是文官。
武将勋贵们此际站在另一边,一個个正冷眼旁观呢。
“诸位,诸位,不要吵,一个个说!”黄子澄故意不回答,却问道:“诸位大人,你们都是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