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正午,马青鬃,帔红霞(1 / 2)

临安不夜侯 月关 1951 字 4个月前

午时,长堤道上,一片青鬃,迎风飞扬。

刘商秋俯伏于马背之上,跨鞍打浪,电掣如风。

他正沿着入海的运河口岸,一座座码头地追下去。

这样走,是最不容走错道的,虽然要绕不少弯路。

袁成举在“市船务”衙门,已经把涉案可疑人员全部控制起来,皇城司将结合其他方面的证据,对他们再做进一步排查。

刘商秋眼见“市船务”事了,便吩咐袁成举,让他在“市船务”单独辟出一个跨院安置涉案人员,他要去码头看看寇黑衣的进展。

袁成举对此自然毫不怀疑。

刘商秋带了两个皇城卒,赶到“浙江渡”码头的时候,寇黑衣这边也已开始收尾了。

皇城卒们押着被抓捕的人,正在看热闹的无数船夫渔民、商贩百姓的围观下向外走。

眼见此间计划执行也很顺利,刘商秋就让两个皇城卒再去侧面了解一下码头上收网的情况,两個皇城卒遵命而去。

刘商秋等他们一离开,立即赶去监渡衙门,从事先打好招呼的监曹那里取了寄放于此的一匹马和一个包袱,便扬长而去。

那监曹也不认得他是谁,更不知道他要干什么。

只是皇城司的人提前和他打好了招呼,这人来时,一应言辞都能对上,便是取货人。

皇城卒刚刚抓了一批人,其中就有监渡的人,这监曹自然不敢多问,既然信息都对上了,便爽快交出寄放之物。

刘商秋牵着马离开码头,先寻个僻静处换了便装,然后骑上马沿入海河道的长堤便飞奔而去。

当他终于离开“浙江渡”,踏上河堤小道,纵马逐流时,心中那叫一个快意。

从小被严厉管束的人,偶尔放纵一次,那种心灵释放的快感,是常人难以理解的。

刘商秋倒是从小没受什么管束,可那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关心呵护,一样叫他窒息。

此时的他,就像一个逃出牢笼的二哈,撒着欢儿地逃去。

他追上一条条船,越过一条条船,向着大海的方向,欢快地奔去……

……

嘉明殿,皇帝进膳之所。

韦太后、赵官家、吴皇后、婉容刘氏、恩平郡王赵璩,俱都坐于殿中。

传膳的宫娥太监,把鹿溪在御膳房煎炒烹炸的新式菜肴一道道端上来。

鹿溪的新菜,从烹饪方式到佐料选用,都有很多创意。

更重要的是,有赵璩这个“二五仔”,太后、官家和皇后都喜欢什么口味,她也提前知道了。

新颖的菜式,一如既往的喜欢的口味,自然令赵官家和太后、皇后等人品尝的连连点头、赞叹不已。

赵璩尤其得意,对鹿溪大夸特夸,十分的卖力。

赵璩想的也简单,这是自己兄弟媳妇,他这做大伯子的,有机会帮忙吹捧扬名,那必须得竭尽所能啊。

虽然普安郡王赵瑗稳重,谈吐得体,可韦太后作为一个老人家,还就喜欢恩平郡王这种性格跳脱的孩子。

听他说的有趣,韦太后便笑道:“民间有能人啊,这位宋小娘子所做的菜肴,论‘看盘’,固然不及宫中御厨的摆盘精美,但是论味道,却是老身生平所食最美味者。”

吴皇后见是自己儿子赞不绝口的人,自然也不会拆他的台。

吴皇后便对赵官家笑道:“若是宫中御厨,吃着皇家俸禄,也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人家宋小娘子可是来自民间,如今舍了自己生意,入宫让我赵家人一饱口腹之欲,官家当见上一见,褒奖一番才是。”

赵璩一听,忙道:“娘娘说的有道理,爹爹该好好嘉奖人家一番,要是能给题个匾啊什么的,那就更好了。”

赵官家见母亲和皇后的心情都很好,便哈哈一笑,吩咐传见宋小娘子。

鹿溪虽然对经过了市场验证的菜肴很有信心,可这毕竟是什么天下美食都尝过的皇室。

做菜的时候她神情专注,还没什么感觉,这时等待结果,难免就有些紧张起来。

丹娘看出鹿溪心情忐忑,便和青棠一左一右,故意陪她聊些闲话,缓解她的心情。

三人正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话,便有内侍过来传旨,官家要见宋小娘子。

礼部是教过面君之礼的,当下鹿溪也无暇多想,便解下围裙,由丹娘和青棠帮着整理了一下仪容,跟着那传谕太监,去了嘉明殿。

到了殿中,鹿溪牢牢记着在礼部时所学的礼节,拜见奏对,规规矩矩。

赵官家本就喜她所做的菜肴,如今见这厨娘不过是个二八少女,小家碧玉的甜美乖巧,格外的惹人怜惜,便更加和颜悦色起来。

赵璩自动代入了“大伯哥”的角色,在旁边不遗余力地帮个腔、插个话,敲个边鼓,就想着能从官家这儿忽悠一副墨宝回去。

他去“水云间”酒家时,看到悬挂的进士们的字画,受了启发。

于是寻思帮鹿溪弄一副皇帝的墨宝,挂在“宋家风味楼”里。

那样一来,谁还挑战得了他弟媳“小食神”的江湖地位。

不过,他如此卖力的帮腔,却引起了吴皇后的注意。

赵璩是吴皇后从小带大的,虽是养子,实则早和亲生子一般看待。

如果不是特别宠爱赵璩,她怎么可能从大内女侍卫中精挑细选一些人,送给赵璩做贴身护卫呢?

此时,见赵璩不遗余力地吹捧宋小娘子,吴皇后不由得心中一动。

83中文网最新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