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五章 设计机车(1 / 2)

钢铁时代 十年残梦 1624 字 4个月前

詹天佑最终带着有些疑惑得心情去了,去对铁路的建设,做最后的测绘,出去的时候,杨元钊甚至派出了拖拉机,以拖拉机帮助詹天佑,迅速的在1500公里左右的路线上面,走一圈,看看大致的环境,至于更加精细和全面的勘探,还要等待着外国的一些专家和詹天佑邀请的一些人员抵达了之后,才能够大规模的铺开。

这种专业和专注,表现了詹天佑这么一个工程师的严谨,杨元钊给出的路线图和初步的测量结果已经足够的专业和精准了,可是他作为铁路的主导者,必须要亲自过一遍,这样才能够放心的施工,任何一丁点的问题,都需要提前想到,做出一定的预案。

目送詹天佑走后,杨元钊先去了一趟张家口,对于制作的铁路修筑的工具,他心中早有一定的想法,一个火车机车是必不可少的,最起码,需要车头和下面的传动,后面可以拖一条,或者多个连在一起的车厢,给机器留出位置。

在这个时代,或许这样的蒸汽机车的改造,技术上面非常困难,些在一体机面前,完全都不是问题,杨元钊在张家口也没有多留,复制了一下张家口的火车牵引机车的,这些都是从比利时引进的旧火车车头的,速度上不快,马力也不怎么足够,于铁路而言,暂时不需要速度,只要有足够的牵引力量就可以了。

发动机,是杨元钊的强项,火车机车也是如此,这样的蒸汽机。早在电厂兴建的时候,已经研究透了,比利时的旧火车车头使用的是20年前的技术,这些技术在杨元钊的面前,一点问题都没有。稍稍的改动,把蒸汽车头的核心,换成了他精心准备的蒸汽机,让火车头的马力提升了3倍,这样的提升,对于整体的火车头来说。是可怕,火车头的动力全部放在牵引和速度上面,说不定立刻会出现问题,速度没提升一定的数量级,对于整体材料的影响就会提升一个数量级。

任何一个机械。单独的一个方面提升,不会起到效果,反而会引来灾难,更高的速度,对于机械部件和车轮,甚至是车体的结构,都会带来巨大的冲击力度,这需要不停的研究和调整。有一体机的帮助,这个过程会很快,但是没有个几个月的时间。绝对不行。

杨元钊没打算现在就弄个火车头出来,未来,当包头拥有了真正的铁路之后,火车头的引进和开发,也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一定程度上面。他甚至会推动火车头自产,毕竟火车头也是铁路运营的一个相当重要的方面。而且价格不菲,现在只是想弄出来一个筑路机具。所以火车头提供的马力,只有跟之前差不多的,提供到动力上面,供火车头行驶,剩下的,几乎都放在了驱动力之上,用来单独推动传动装置和牵引装置。

生产了不少先进的蒸汽机牵引的机器之后,包头对于蒸汽机力量转换方面,没有打到世界最强的程度,却也不差,最少在众多工程师和研究员的帮助下,大部分的马力都会转化为正常的动力,杨元钊需要做的,就是放出一定的动力轴接口就是了、

一个以42公斤每米的钢轨和沉重的水泥预制件枕木为主要的建设方向铁路筑路机器,所需要的动力,是非常庞大的,以一根12米长的钢轨而言,超过500公斤的重量,这个重量,在后世,中国甚至拥有4000吨级的起重机的前提之下,不算什么,可对于这个时代,连起重机都只是雏形,天车和龙门吊这些玩意还没有彻底的应用,甚至连作为吊车的底子,载重汽车都没有出现的时代,这样的重量,绝对有些沉重。

普通的工人只能够使用简单的工具,大部分的情况之下,还是使用人力,这样效率不高,耗费也巨大,以美国最著名的太平洋铁路为例,无数华人的尸骨,造就了这个对美国有着巨大影响力的铁路的贯通,一条漫长的,甚至是条件恶劣的铁路的,不使用合适的机械工具,只是凭借着简单的起重设备和工人们的肩扛手提,施工的难度极大,死亡率也是居高不下的,除非狠心的用人命来堆。

从后世穿越而来的杨元钊,在掌控包头这么久了,在心态上面,不同于以往,死上几个人,已经不能够引起他的动容,可要拿人命来铺设铁路,他宁可不要,包头的告诉发展,离不开无数的人力,包垦公司好容易树立起来口碑,也不能轻易的丢去,在速度和安全上面双重衡量,铁路机器是必不可少的。

在杨元钊印象之中,火车为载体的铁轨铺设,需要的把铁轨从后面的车厢之中,提到前方,稳定的固定好就可以了,这中间需要的机械部件非常的简单,甚至以包头目前的研究所的研发能力,当在研究所颁布了任务之后,短短一天半的时间之中,大量机械传动的装置就完成了,在其中挑选了两种稳定的,可以很容易的应用上的,杨元钊就一头的扑进了一体机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