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二章 上海起航(2 / 2)

钢铁时代 十年残梦 1607 字 4个月前

西北提升,一部分是依靠洋务运动的成果,这只是一个基础,真正大幅度的提升的时候,是雇佣了德国工程师和研究员之后,一些学徒和工人开始掌握这些,这其中,水平相当高的没有,勉强依靠字典结巴的跟德国人交流的占据了很大部分,在西北颁布的工人标准之中,一级工资之间,差别几十块,甚至上百块的比比皆是,加上西北的工资收入只是一部分,高级技工在奖金方面的收入才是大头,在任务紧,收益高的情况之下,高额的奖金是完成订单的不二法门。

在西北,从一开始就形成了学习知识,增加级别,多挣钱的风潮,最开始是从高级技工手中,后来,就要从这些德国工人和科学家的手中学到知识,要学到知识,语言是必须要过的一关,哪怕是死记硬背,也让他们努力的去学,这个时间最多的已经三年多了,一些人甚至可以直接的熟练交流,第一批选择的工人之中,技术永远不是第一位的,第一位的都是语言的,这会他们大大的减少了融入的时间。

两个方面并不冲突的,能够踏踏实实的学习语言,加强跟德国人员交流,都是较为努力的,他们的技工水准相当的不错,除了少部分是真的不太适合在船厂工作的技工工种,被忍痛的留下之外,剩下的都塞入到里面了。

在这一批工人之中,其中有120个,是跟其他人不同的,他们是从西北各处精挑细选出来的,掌握了相当多科学知识,有一定的设计天赋,他们会跟目前在德国留学3000多名留学生之中挑选出来几百人一起,共同成为设计师学徒,进入到德国的一些工作室和事务所之中,进行基础的学习,这一批人才是这一批前往德国之中最重要的,他们是未来中国海军设计的种子。

为了安排这些人,杨元钊付出的不小的代价,需要给德国5000万美元的无息贷款也就是说,让这些人进入到设计师事务所之中,切切实实的学习海军,需要付出这么多,平均到每一个人的身上,高达100万美元,可是杨元钊依然付出了,虽然跟着战舰设计师,能够学到一些,可是派到青岛来的设计师,人数不会超过12人,他们还有比较繁重的设计战舰的任务,不太适合教授,最多就是跟着学,不算特别的系统,最多只是一个方面的专才,只有经过2-3年的系统学习,掌握了设计的一个基本的方法之后,才可以在未来不断的提升,杨元钊的心中,好的设计不知道多少,需要有人能够把他们付诸实施。

在小组长,主管或者连长营长的喊叫声中,几千人,分成了100多列,分别的在码头上面站好,几千人形成整齐的阵营蔚为壮观,占据了上海已经扩建过的庞大码头,而他们所对着的,是各种各样的,超过30艘轮船,只有少部分是客轮,剩下的,都是货轮改装,超过20万的工人转移,接下的德国工程,需要的人员极为庞大。

依靠客轮那不现实,不但杨元钊新买的船都用上了,德国也派出了不少的支持,他们是第二批,前面的12000人,已经在一周之前启程出发了,未来的3个月,他们会陆续的抵达德国,他们是第二批,一共有9000多人。

30多艘船同时的放下甲板,已经排成的100多个队伍,平均到每一艘船上面,只有三个,严格的纪律性,让他们按照顺序,在上级的主管之下,缓缓登船,有序的情况下,就快捷的多,在船舱的不同位置,都有引导,早已经把他们分配好了位置,按照4个人为一个单位,快速的找到自己所在的仓位的,少部分是客船的船舱,大部分是临时搭建起来的,简易隔间。

好在,这些都是西北的工人,杨元钊派出他们是寄予厚望的,30多艘船,平均每一艘不过是300多人,可是最大的船几乎有1.8万吨,最小的,也有2500吨以上,用来装载300多人,简直是太宽敞了。

只用了3个小时时间,大部分的人员都上船了,汽笛长鸣,第一艘船开船了,紧接着一艘又一艘的货船,鱼贯出了长江口,在长江口外的崇明岛附近,完成了编队,然后绕了一个弯,向着南方而去,未来两个月时间之中,他们就会在船上漂洋过海的,前往的目的地德国,开始在德国的打工经历的,此时此刻,大部分人的心中是迷茫,未知的国度,未知的工作,可是他们的心中,依然是充满了希望,因为有西北这个强大的集体站在他们的背后。R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