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九章 圣主的任性(1 / 2)

战隋 战隋 1692 字 4个月前

段达报忧不报喜,不但没有引起圣主的反感,反而让圣主很慰。

危难时刻,说真话才是对君主真正的忠诚。直言相谏者才能寄予厚望,委以重任,而巧言令色者只能误君误国,祸害无穷。

圣主沉思良久,缓缓说道,“有危机就要解决,爱卿可有解决之策?”

“事有轻重缓急,若避重就轻则于事无补,唯有迎难而上,避轻就重,方可力挽狂澜。”

段达认为,首要解决的是东都危机,只有把东都危机解决了,东都政局稳定了,中央才能腾出手来解决其他危机。而其他危机的解决可以同时进行,在国内各地戡乱剿贼,确保大运河的畅通无阻;在西北被动防御,竭尽全力于陇西方向阻御吐谷浑人的反击,于河西方向阻御西突厥和西域诸国的侵扰;而在北疆则实施积极防御策略,发动第三次东征,彻底摧毁高句丽,完全征服远东诸虏,以强大武力来威慑大漠北虏,延缓南北关系的恶化速度,推迟南北大战的爆发时间。

之前宇文述从涿郡经过的时候,特意透露了圣主有继续东征的意向,这实际上就是暗示段达要坚决支持圣主。而段达在卫府中是一位坚定的主战派,在他看来两次东征失利事实上加速了南北关系的恶化,这对野心勃勃虎视眈眈的北虏来说的确是个入侵的好机会,所以从国防安全的角度考虑,第三次东征是必要的,可以起到一箭多雕的作用。所以段达乘着圣主单独召见自己的机会,明确表示支持发动第三次东征。

圣主神色阴郁,眉头紧皱,想了片刻后说道,“我们能想到的计策,北虏也能推测出来,并做出相应对策以阻碍我们赢得东征的最后胜利。”

段达心领神会。圣主有决心发动第三次东征,但担心北虏蓄意阻挠,在中土的背后捅刀子,那就麻烦了。

一旦第三次东征无功而返,未能实现预期之目标,则南北局势就对中土十分不利了,南北大战随时都有可能爆发。而严重的是,中土因为连续三年东征,国力损耗太大,元气大伤,未必就能在南北大战中击败北虏,一旦中土在南北大战中败北,形势就严峻了。圣主和中枢在对外战争中连战连败,对中央威权的打击是致命的,他们的执政地位必将因此摇摇欲坠,岌岌可危,后果不堪设想。

段达迟疑不语。就目前南北形势而言,就目前国内局势和北疆镇戍现状而言,的确不具备发动第三次东征的条件。虽然从理论上来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此刻的中土依旧有能力发动第三次东征,有实力摧毁高句丽并征服远东诸虏,但没有能力两线作战,没有实力在攻打远东诸虏的同时,还与大漠北虏大打出手。

“或许,我们可以用其他办法拖住北虏,比如离间计。”段达小心翼翼地献策道,“大漠牙帐内部派系林立,矛盾重重,突厥和铁勒、薛延陀等诸种部落之间亦是冲突不断,我们只要发现机会,抓住机会,还是大可有为。”

圣主摇了摇头,“目前尚没有发现可资利用的上佳机会。十几年前,北虏已经上了我们一次当,诸部自相残杀,牙帐分崩离析。前车之鉴后事之师,如今北虏必定小心防范,重蹈覆辙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段达犹豫了一下,又说道,“刺杀,收买,以小股人马深入塞外烧杀掳掠,无所不用其极,想尽一切办法混乱大漠局势,让北虏手忙脚乱,焦头烂额,自顾不暇。”

圣主不屑一顾,嗤之以鼻。这些手段过于拙劣,效果十分有限,对大局产生不了任何影响。段达显然黔驴技穷,迫不得已拿出下三滥招数,这也说明当前北疆镇戍十分被动,面对窥伺一侧虎视眈眈的北虏,束手无策。

“不战而屈人之兵方为上策。”圣主的语气有些索然,“有人曾向朕建议,满足北虏对南北回易的要求,以北虏所需之利来换取我们所需要的时间,这也算是不战而屈人之兵。”

“此乃卖国之计。”段达毫不客气地怒叱道,“以身饲虎,养虎为患,将来必定自取其祸,自寻死(。”

圣主沉吟不语,良久叹道,“若想赢得东征的最后胜利,就必须加强北疆镇戍力量,以逆转我们在南北对峙中的不利局面,所以当务之急是要寻到一个妥善的解决之策。”

段达无奈苦叹,“陛下,短期内恐难有良策。”

“找不到对策,北虏会越来越猖獗,北疆形势会越来越严峻,一旦有个别部落在突厥人的授意下,故意南下寇边挑衅,以打探我北疆之虚实,则南北关系有可能加速恶化乃至破裂,如此北疆形势便有失控之危险。”圣主说到这里看了段达一眼,以毋庸置疑的口气说道,“朕要留在这里,威慑北虏,以确保北疆局势的稳定,直到找到妥善的解决之策。”

段达吃惊了,脱口而出,“陛下,当前首要解决的是东都危机。”

言下之意,陛下你必须以最快速度返回东都,先把东都危机解决了,把东都政局稳定了,然后才有可能考虑第三次东征,才有可能加强北疆镇戍力量,扭转北疆不利形势,否则一切都是空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