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王到,房大人到”
众兵停戈,学馆门前又来人,闻清道者斥喊,街对面马车中、茶楼上,观望者数人惊疑,知变故又生,个个打起了精神观望。
遗玉既惊又喜地看着排开人群渐渐行近的一支卫队,人影分开,露出一马一车,当首骑在马上的紫袍玉带者,赫然是本应被拘禁宫中的李泰。
李泰将门前情景尽收眼底,亦是看到了被程小凤护在身侧的遗玉,一眼对视之后,但见地上伤者几多,数名暂时停下动作的持刀官差已然逼近她,他眼中戾色一闪而过,目光一转,寻到高家父子,勒缰停马。
“参见魏王。”高志贤早闻李泰被禁宫中,眼下见他出现在面前,纵是百般惊疑,被面无表情的李泰那么一盯,还是绷着脸率先低头揖礼。
四周官差见上司这般,便“唰唰”收了跨刀入鞘,躬身行礼,接着是魏王府的侍卫,最后才是长街上的文人百姓。
“参见魏王。”
一声落,四周陡然静下,李泰不语,环扫众人,最后又将目光落在遗玉身上,“王妃可有伤到?”
遗玉看着他,便又有了主心骨,新婚里两日未见,一双眼睛简直离不开他,此刻被人团围也不再有一丝害怕,又听他最先是问询自己安全,不由摇头浅浅一笑,安抚他道:
“无碍,略受惊吓而已。”
李泰一点头,不知两人这番互动落在远近几双眼中什么滋味,扫向低头行礼的高志贤,不愠不火道:“刑部今日在文学馆门前威武,本王记下。”
这分明是倒打一耙,高子健火冒三丈,抬头欲驳,却被高志贤眼明手快地拉住,当老子的到底是比当儿子的多个心眼,一来他认出随行宫人,想是对方夹旨而来,二来他不是没同李泰打过交道,心知就是今日在文学馆门前动武之事他刑部占理三分,也未必能在李泰那里讨好,毕竟那魏王妃拿人时喊得是“请”,而高子健却是声声斥了对方违逆的。
房乔从马车上下来,也将眼前情景看了八分,见李泰不叫众人起身,也不逾越,瞅到遗玉平安无事,便唤李泰一声:
“王爷?”
“宣谕。”李泰翻身下马,几名后随的宫人走上前来,一人抖开手中黄绢,待众人头低更深,方锐声宣道:
“上谕,闻大书楼亡众一案另有隐情,然刑部办事不利,恐滞冤于薄史,现将此案交予中书令房玄龄审理,刑部从旁协案,此令”
听谕旨,高志贤浑身一僵,纵然心有不甘,也唯有先应声听命,而遗玉则是惊讶地抬了头,看向不远处一身朝服的房乔,微微皱眉,不知这当中是又有什么转折,才叫事情有如此变化,皇上不是有意打压李泰吗,怎么又让房乔来给他洗冤?
太宗皇帝的威望不是一般的强,满满街头竟无一人有疑,就是高志贤也没向房乔半句质问,几名被困在馆内的学士问询出来迎接李泰,接下来,便是顺理成章,刑部将涉及此案的口供等物一并转交到房乔手上,遗玉适时提出她已有解,愿助中书令大人破案。
高志贤在一旁不满地轻哼一声,房乔好脾气的问遗玉道:“王妃可知,这审案的流程是有规矩。”
遗玉虽面对他心情复杂,但面上还是带着三分生疏五分客气道:“房大人放心,刑律审篇我是通读过的。”
房乔尚在斟酌,李泰从下属那边走过来,不动声色地上下打量她一遍,“查出来了?”
有他往身边一站,她就无端冒出一身底气,遗玉仰头看这比她高出一头还多的男人,忽地想起那句“天塌下来有个高的顶着”,所剩不多的担忧也随之话去,认真地点了点头。
高志贤可以不卖遗玉面子,经她几番明指暗示也不让她碰这案子,但有李泰到了以后却不一样,三言两语交涉后,房乔便允了遗玉拆案,未免天色暗下,没再转到公堂,就让人大书楼前摆了临时的案堂开审。
眼见这边就要开审,那街上看热闹的几路人马自是不愿意错估这场好戏,下楼的下楼,下车的下车,都聚在了门前。
遗玉看着皮笑肉不笑的吴王李恪,一脸温态的楚王李宽,还有李元昌李元嘉一行,最后才将视线落在冲她矜持地点头的长孙夕身上,冷淡地回了一礼。
文学馆这案子既交给房乔,李泰为了避嫌,便是他说了算,也不知这房大人是怎么想的,竟然允许了他们入内听审,且那些前来讨尸的死者家眷还有一些文人百姓也在他睁一只眼闭一眼的情况下混了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