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十六,公孙奕登基为帝,合望月与朔云,改国号为梁,年号为天顺。自此,彻底改变了天下三分的境地。
天顺元年四月二十,新帝大肆封赏功臣,封罗甯为晋国公,蓝元德的宁国公,云曜为淮阳侯,就连李邺谨之子李谚也被封为汝阳王,改姓公孙,从邺城带回了粱城,由皇帝派人亲自教导。
有人说皇帝宽厚,有人说皇帝是要将汝阳王放在眼皮底下监视着,也有人说新帝强行令李谚的改姓是对李邺谨的侮辱。唯有新帝知道,这是他在皇后面前耍赖一日求来的结果。这过程虽然艰辛,但是看着公孙谚的名字刻在公孙一氏的族谱上时,小家伙一脸屈辱,心有不甘却又无可奈何的时候,公孙奕的心情则舒畅了许多。
他终于找回了场子,以后这小家伙就得在他手下讨生活了。
其中最为特殊的便是有一人。公孙奕登基之日便封顾水月为皇后,修建鸾凤殿,可见新帝对皇后的宠爱。而封赏那一日,又封顾水月为振国大将军,领将军名号,并修建振国将军府,皇后住在鸾凤宫中,这将军府便无人入主,里面供奉的竟是望月顾氏一族的灵牌。
新帝是武将出生,仰慕昔日顾氏一族的威名,这倒也说得过去。只是新帝再宠爱皇后,也不必挂上将军的名号啊。要说振国大将军,那显然罗甯更适合。
罗甯听闻民间此等传闻后,连呼不敢,这位置只有皇后合适,众人以为罗将军是慑于新帝威严,实则他是发自内心的有感而发。
新帝是马背上夺天下的,所以身边竟是武将,文臣则少了许多。
公孙奕本要封贺重言为相的,贺重言说自己更喜欢闲云野鹤的生活,便婉拒了,只向公孙奕推荐了一人,博陵崔琰。
“陛下,无论是您攻打朔云,还是攻打望月的时候,这些世家都是作壁旁观,并未出力,但是您依旧得做出表示。因为陛下之所以能这般顺利,也得感谢他们的旁观,若是他们出手,陛下要打败齐景和李邺谨就会复杂许多。博陵崔氏,荥阳郑氏,陇西李氏,这些都是一等的北方贵族,家中子弟辈出,且家境殷实,又有家兵,自成一方天地。陛下安抚了百姓,但是也得拉拢了这些贵族,才能坐得稳这天下。”
天下三分,有朔云,望月,还有后起之秀突厥。
游离于这三者之外的便是这些北方贵族。他们与一般的世家不同,他们有自己的派别体系,有自己的处事之道,无论怎样的朝代和皇帝变更,他们依旧能维持着自己的荣华富贵。
这崔琰则是其中的代表.
“博陵崔琰,文采出众,治世良才,陛下若能请得他入仕,那大梁盛世指日可待。”贺重言道。
每个皇帝都有个盛世梦,希望国家在自己的治理下十分强盛,载入史册,为后世称道。
公孙奕沉思许久,便道:“朕思量思量。”
顾天澜正教导着李谚——如今该称公孙谚读书时,突然有人从背后抱住了她。
男人的身体炙热,胸膛硬邦邦的,紧紧地贴着他,心跳声也格外清晰。
“谚儿在呢。”顾天澜的脸色微微发红。
那一日她说了气话,公孙奕醒来便记在了心里,若不是要上朝,恨不得日日黏着她,天天与她滚在床上。用公孙奕的话说:“为夫要让榨干你的精力,让你没时间去找其他男人。”
被迫成为公孙谚的小家伙顿时两眼射出冷光,警惕地看着公孙奕。
公孙奕向他使了使眼色,让他乖乖立场。
小家伙从鼻子里发出一声冷哼,他才不会遂这坏蛋的意。
对付小的无果,公孙奕便开始转向大的:“阿澜,我想和你商议立太子的事。”
顾天澜顿时一惊。立太子?她的肚子平平的,太子的影子都没有。难道公孙奕趁着她失忆的时候搞出一个太子出来?这可不是小事。
顾天澜立即让贴身的姑姑将公孙谚带了出去,面色严肃地瞪着公孙奕,等着他乖乖招来。
公孙奕抚上了她的肚子:“阿澜,我先立下太子,你诞下的第一个男嗣,便是太子。”
顾天澜先是松了一口气,要是公孙奕刚背着她搞出一个太子,她非得宰了他。只是又觉得荒诞,这孩子还没影呢,公孙奕就要立太子。
“太子便是咱们的孩子,这早晚有什么关系呢?为夫如今富贵了,可得将糟糠妻放在手心宠着。”
顾天澜眼睛微微眯起,漂亮的脸上带着冷气:“糟糠妻?”
公孙奕连忙讨饶,趁机在她脸上亲了一下:“是娇妻。”
顾天澜懒得与他耍嘴炮:“你立后,又封了振国将军,这在朝臣看来已经荣宠太过,若是再搞出一个立太子,朝臣肯定会有意见的。水满则溢,月满则亏,荣宠太重,反而不是好事。”
公孙奕也是被冲昏了头脑,只想着将最好的东西都给她,听了顾天澜的话,他才冷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