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去冬来,转眼到了十二月初,一场初雪纷纷扬扬落下,使开封府变成了银装素裹的世界。
这天上午,一队宋军骑兵出现在任丘县北面的黄河边,或许是进入冬天的缘故,难逃的河北民众已经明显减少,已经连续半个月,每天南逃的河北民众都不足百人,很多赈粥棚都已取消,只剩下官府的赈粥棚和极少数民间的粥棚。
宝妍斋的粥棚还在黄河边的白马渡口,李大器耗费了两万贯钱先后在汤阴、黄河南北渡口以及京城设立了五座粥棚,黄河南面的这座粥棚便是其中之一,也是最大的一座粥棚,由宝妍斋的一名小管事负责,又招募十人每天煮粥、发粥。
此时大棚内只排了短短一队逃民,大约只有五六十人,虽然人数不多,但粥棚里的人依旧很忙碌,小管事张杰前后维持队伍秩序。
“今天有好东西,粥管饱,每人还有两个肉包子,但我有言在先,包子只能领一次,粥随便喝!”张杰声音很高,特地说给某几个人听,这帮家伙已经重复排队三次了,不就是冲着肉包子去的吗?
众人笑了起来,一名中年男子道:“掌柜别吝啬了,这么冷的天,多给几个肉包子吧!”
“不行!每人只有两个,想吃肉包子自己去前面任丘县买,贾家楼大肉包,十文钱一个,比我们这个包子好吃多了。”
“怎么涨价了?”
有人怪叫一声道:“去年才六文钱一个,怎么今年就涨到十文钱了。”
“现在银贵钱贱,家家户户都把存钱拿出来换银子,市场上铜钱比从前多了几倍,当然物价要跟着上涨,十文钱一个的包子已经是良心价了。”
张杰一句话说完,粥棚又是一阵热烈的议论,逃民们则说着各自县里的物价。
这时,有伙计喊道:“张管事,那边来了一队官兵!”
众人回头望去,只见东面雪地里走来一队骑兵,约二十余人,正向他们粥棚方向走来。
这队骑兵的为首之人正是李延庆和李纲,李延庆和李纲是前来探查黄河结冰情况,形势正如他们所料,黄河已经完全冰冻了,直接可以骑马奔过黄河,这让李纲的心情格外沉重,他们已得到情报,金国狼主还在燕山府,金国已经集结了二十万大军,现在黄河结冰,意味着危险已越来越近了。
李延庆却比较坦然,这两个月该做的事情他都已经做了,如果金兵大举南下,他们也不至于措手不及,虽然目前守城的三万乡兵依旧十分懒散,没有任何训练,但李延庆并不指望厢军能守住京城,要想守住京城,还得靠两万京兆军和三万新北军。
“李侍郎,那边是宝妍斋的赈粥棚,不如去坐坐吧!喝几碗热粥暖暖身子。”李延庆用马鞭指着两百步外的粥棚笑道。
李纲点点头,众人便催马向粥棚而去,很快,一行人抵达粥棚前,管事张杰迎了出来,他一眼认出了李延庆,不由又惊又喜,“啊!是少东主。”
“小人张杰,是粥棚管事,参见少东主!”张杰连忙向李延庆施礼。
李延庆笑着点点头,“摆几张桌凳,我们坐下歇会儿。”
张杰连忙安排伙计拜访桌子长凳,又让人取碗盛粥,李延庆和众人将马匹拴在大棚外,一群士兵这才走进大棚,各找地方坐下。
李延庆和李纲在一张小桌前对面坐下,张杰端了一盘包子上来,“少东主先吃几个包子,正在烫酒,等会儿还有两个卤菜。”
“这里居然还有酒喝?”李延庆惊讶问道。
“这个.....附近村子里弄的,喝着取暖,天不是很冷吗?”
张杰说得很含糊,但他一脸尴尬,李延庆立刻明白了,不过他只是笑了笑,没有深究。
张杰却有点撑不住,他知道少东主一定明白了,自己若不说清楚,揭开这件事,以后会吃不了兜着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