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三月春雷,一生一死(1 / 2)

斩邪 南朝陈 1770 字 3个月前

(求订阅,求自动订阅!)

会试之首,是谓“会元”。当放榜揭晓,这个消息便在长安疯传,大街小巷,都有好事者津津乐道地热议着。

现在,该讯息水到渠成地传到了陈三郎的耳朵中。

但在此之前,陈三郎已若有所感。

时间回拨到先前吃馄饨的时候,泥丸宫世界,一卷古书浮现,古色生香;有气息氤氲,自东方来,化而成风。

这风如酒如兰,如同情人在耳边呵护,当吹拂到古书上,第四篇书页幡然打开。

打开一页书,就像打开了一个装满宝物的盒子,充满了一种探索而获宝的喜悦和满足感:

“于是游览四周,体静心闲。害马已去,世事都捐……”

“投刃皆虚,目牛全无;凝思幽岩,朗咏长川……”

字字若珠玑,珍宝一般,散发出的光华将整个脑海笼罩住,形体渐见清晰,凸显出堂堂正正的气象来。

陈三郎感受到这般变化,立刻就明白是获得新功名后的缘故。

《浩然帛书》,当从红尘求,而纳气之器,功名者也。

名不正则言不顺,自古皆是道理。是以一些崛起于草莽的枭雄,当基业小成,往往会请人做事,编造出一些玄乎的噱头说法。

陈三郎的记忆中,便有一则“斩白蛇起义”的传奇故事。

这故事貌似荒诞,但深入民心,从而使得主事者身上披蒙上一层神秘色彩。当在民间传播,往往能起到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让民众敬畏,以及信服,并最终选择跟随。

草莽出身的有其做法,而作为读书人,却能走主流的道路,通过科举青云直上,获得功名。

在这个时代世界,士子身份地位颇高,尤其一些成绩优越的人,比如说科举状元,他们往往会被百姓敬称为“文曲星”,是天下的星宿下凡,简直已具备神话的雏形了。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看,功名是助力,其本身也有着诸多局限。当考完殿试,就是到了顶点。盛极而衰,当从功名路上拐弯,踏上仕途,踏上更为复杂的历程,能否走出来,就是另一回事。

仕途和功名路,存在太多的不同之处。

功名路上,寒窗苦读,不外乎文章考试,就算走万里,也是颇为纯粹的个体行为。然而仕途之上,官场龌蹉,人心似鬼,倾轧若仇,讲究风骨的读书人心性却很难适应得过来。

这也是历朝历代,科举优秀者往往难以在官场上头角峥嵘的一大主要原因。

闲话不提,言归正传,《浩然帛书》翻开了第四张书页,新的篇章显露,陈三郎大有补益,立刻便明白自己考中了贡士。

只是尚未确定第几名而已。

如今听那好事者的嚷嚷,赫然为会元,当即觉得心情畅爽,意气飞扬,不禁有些轻飘飘之感。

他毕竟也只是二十一岁的年纪而已。

那莫管家听到陈三郎考中会元,顿时哑然,打起了退堂鼓。

这一趟差事,他得到了公子授命,原本可以说是肆无忌惮,哪怕对方是个乡试解元,也不甚放在眼里,尽管把人拿下,回去复命便可。

然而在这骨节眼的时候,传来陈三郎考中会元的消息,那情况顿时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从举人到进士,是一道莫大的坎。举人只能说具备官身,在官僚人员堆积如山的状况下,想要出仕,不知要打点多少人情,排队等候多久,才或有当官的可能。

因此,大部分举人一辈子都只是做个地方乡绅,混个名流,如此而已。

可是进士不同,进士百分百都会做官的,区别在于官阶大小罢了。更重要的是,会试之后是殿试,贡士面圣,能直达天听,岂能不有所顾忌?

莫管家明白自家公子身份敏感,绝不能在这会儿出岔子,损了声名。于是面色悻悻然地道:“姓陈的,算你走运。”

说罢,拂袖离开,连躺了一地的手下都不理会。

许珺笑吟吟地道:“三郎,恭喜你高中。啧啧,不知不觉间,我家三郎都是……”

唰!

突然之间,地上原本躺着叫疼的一个侍卫飞腾而起,快速如电,分明是一个一流高手的水准。

他手中寒芒熠熠,把持着一柄锋锐的匕首,恶狠狠地插向毫无防备的许珺。

袭杀!

要命的袭杀!

“小心!”

陈三郎心急如焚,什么都顾不上了,意念驭动,斩邪剑化作一道闪电,顷刻间便刺入这刺客的喉咙,带出一蓬鲜血。

他的反应不可谓不快,只是袭击者距离太近,速度太快,招式动作完成得利索,幸好最后关头,匕首稍微一偏,只刺中了许珺的右边上臂。

因为这个时候,这刺客已经被小剑贯穿了喉咙,死于非命了。

看见许珺肩膀上的鲜血,陈三郎心中一颤,一箭步上来,心急地问道:“珺儿,你没事吧。”

……

院落,亭子中,脚踏魁星步的正阳道长双目一睁,有精光爆射——时机到了。

只见他长吸一口气,全身道袍无风飘舞,头上道冠破碎,满头白发飞扬。手中桃木剑上,有符文激发明亮,散发出三寸左右的光影,弯弯曲曲,龙蛇转动,极为玄奥。

紧接着,其右脚迈动,踏出第一步;然后是第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