匹夫一怒,血溅五步;天子之怒,流血千里。|.[2][3][w][x].
现在,皇帝正在发火!
杨大人位居庙堂数十年,在印象里,未曾见过皇帝这般恼怒过:“天下之大,士子之多,竟无能替朕分忧者……”
这个罪名扣落下来,就非同小可了。
吃了丹药,面色渐渐恢复正常,皇帝眼皮一抬,目光扫下来,忽道:“今科会试会元陈原文章何在?”
闻言,杨大人心中一凛,隐隐捕捉到些不同寻常的意味,只是过于飘忽,一刹那又隐没掉。
会元考试,本质上等于是对于乡试的一次复考,但规格更高,依照惯例,前三名次的文章会呈交给皇帝过目。
当然,正常情况下皇帝都不会进行干涉改动。设置这个环节,主要为了表示震慑,预防舞弊——如果说在童子试乡试的过程中存在舞弊的可能,那么这种可能性在会试就无限接近零了。
这时候,皇帝居然直接点名,却是罕见的情况。
杨大人叹一口气,就从数以百计的宗卷中选出一份,请执事太监拿给皇帝翻阅。
殿上三百贡士面面相觑,他们从典籍而或前辈的口中所了解到的殿试选拔,可不是这个样子的。虽然内心诧异,尤其是开始被叫出来的十名候选人,更是情绪复杂,但谁都不敢喧哗质疑。
龙椅上,皇帝看文章看得很慢。足足一刻钟时间,才放下宗卷,叹一口气:“杨卿家。朕累了,你们定吧。”
说着。竟真得起身,由太监扶持着。慢慢离开。
这又是哪一出?
贡士们简直无语,传言中关于皇帝“胡闹”无形变得真实起来。
杨大人等反倒一点都不觉得意外,因为这些年来皇帝的性格一直都是这样:喜怒无常、言行莫测……
不过皇帝虽然离开,并不代表着殿试结果由臣子决定,他们得选出一甲进士来,然后再呈交上去,由皇帝御笔批准,并且落印,这才能真正生效。
杨大人很是明白。皇帝此举,等于告诫他们:这是最后一次机会了,倘若再做不出正确的选择,那么他们的下场可想而知,能够告老还乡,都是运气。
恍然间,心生悚然,但又觉得有所欣慰:皇帝原来并非想象中的那么昏聩乱来,最起码。其治下手段依旧在,甚至有出神入化的迹象。
那么,皇帝多年来深藏于内宫,究竟为何?
杨大人抿了抿嘴。明白现在不是猜想的时候,得尽快选出三甲来,皇帝的耐心有限。
几位大臣又将三百宗卷文章重新整理起来。抱到偏殿中进行最后的筛选。
时间如流沙般流逝,贡士们站在殿上久了。一些年纪较大身体较虚的,开始觉得双腿发软。肚子饿得慌。
今天一大早,他们便收拾形容,装束一新,基本都不吃早餐。倒不是没有时间,而主要是考虑到空腹上殿省事,不用担心吃饱了要出恭的问题。
又过了两刻多钟,杨大人率领诸人从偏殿出来,手中捧着三卷文章,毕恭毕敬交给执事太监。
毫无疑问,这三卷文章便是一甲进士的人选了。只是最终名次,谁是状元,谁是探花,自然得由皇帝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