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4.第614章 襄阳消息(1 / 2)

三国之兵临天下 高月 1716 字 3个月前

外书房里刚刚点燃了火盆,但房间里却很寒冷,徐庶坐在火盆前搓手烤火,今天虽然是难得的休日,但徐庶在家中也坐不住,他在昨晚终于完成了刘璟交给他的任务,今天特地赶来和刘璟探讨。

这时,门开了,刘璟裹夹着一阵寒风走了进来,歉然笑道:“房间里很冷,要不我们去贵客房,那边更暖和一点。”

“不用了,这里烤火就不冷了。”

今天两人都穿得很随意,不是朝日,两人也去除了那些繁文缛节,就仿佛朋友之间聚会,这也是刘璟对手下的再三要求,徐庶跟随刘璟多年,也就习惯了刘璟的各种规矩。

两人坐下,徐庶取出一只卷轴,递给刘璟道:“上次州牧谈到权力改制问题,按照州牧的思路,我做了一些方案,请州牧看一看。”

其实刘璟和曹操一样,也在考虑从繁重的政务中解脱出来,专心考虑北征,不同的是,曹操有成年儿子可以托付,而刘璟的儿子才四岁,他便考虑从制度上进行改革,防止一人独揽政务大权。

这一点徐庶极为支持,虽然这会削弱徐庶本身的权力,但徐庶考虑的却是将来,一旦形成制度,对君权就是一种很好的制衡,防止君权独大。

刘璟的思路很简单,汉朝是君相共权,君权和相权各自独立,这实际上就是一种相权对君权的制约。

但刘璟这次提出的要求是分权制,也就是多相制,不止一个相国,相国之间进行权力平衡,这样就能防止一人独权了。

徐庶又介绍道:“微臣想到的是五长史制,设五名长史,轮流执掌政事权,重大政务之事则五人表决,多数赞成即通过,另外再设立侍中对当权长史的政事进行复核,若有疑问则封驳返回,提交五长史共决,这样就能有效防止一人独权。”

刘璟点点头,这就是他想要的,把将军府的长史之权分散给数人,实际上就是分散相权,又有审核机关,再加上直接向自己汇报的监察内史,这样他就完全可以把政务大权暂时下放了,

他看了看徐庶写的报告,又问道:“长史觉得轮流执掌政事权,多少天轮换一次比较合适?”

“微臣和贾军师商量过,他建议十天一换比较好,这样五十天一轮,不过贾军师已明确表态,他不参与政务。”

刘璟沉思片刻道:“这样吧!我也不暂时不参与,贾军师年迈,他既然不想参与政务,就尊重他的意见,那么就由徐长史、司马军师、蒋琬、费观再加上董和和尹黙,你们六人组成筹备组,详细讨论各种制度,最后达成一个大家都认可的方案,我再来审核。”

徐庶明白刘璟的意思,其实就是他们六人组成最高权力机构,其中尹黙是掌握复核封驳权,徐庶又想起一事,小心翼翼道:“上次推荐周不疑和廖立为监察左右内史,引起了一些非议。”

“什么非议?”刘璟不解地望着他。

“主要是益州官员不太赞同,因为这两人都是荆州系,众人认为不平衡。”

刘璟心中着实有些不悦,他最不喜欢这种地域对立,很容易造成分裂,虽然不太高兴,但他也知道,现在掌管益州刚刚开始,还得平衡众人的不满。

“那你可有合适的建议?”

徐庶连忙道:“微臣建议廖立为江夏太守,取代苏飞,监察右内史可改为原梓潼郡丞杨仪出任,此人为人刚正不阿,精明心细,适合于地方郡县监察。”

“好吧!”

刘璟答应了徐庶的建议,他又叮嘱道:“多相制的分权方案事关重大,还望元直多多费心。”

徐庶连忙起身道:“微臣明白了,这就回去准备。”

刘璟笑着摆了摆手,“今天是休日,长史不用这么操劳,今天好好休息,明天再说吧!”

徐庶也忍不住笑了起来,“我这人忙碌习惯了,一天不做事,就觉得失魂落魄,没有休息的命,很多人都劝过我,就是改不了,今天还来打扰州牧休息。”

刘璟微微一笑,“不瞒元直,我其实也一样,今天也在批阅各郡税赋的税赋报告,事情很多啊!”

两人对望一眼,一起会心地大笑起来。

这时,门外传来匆匆的脚步声,一名侍卫在门外禀报道:“启禀州牧,樊城文将军派人送来急报!”

“带他进来!”

不多时,一名军士被侍卫们领了进来,军士单膝跪下呈上一卷军报道:“奉文将军之令,向州牧汇报紧急军情。”

刘璟接过文书卷轴,打开看了一遍,脸色顿时微变,徐庶有些不安地问道:“州牧,出了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