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荣宝真是大老曲在路边捡的。
那年春天,大老曲二老曲外出归来,远远的听着似有婴儿啼哭,循声找去,路边草丛中有一个襁褓婴儿。破被子裹着的小小孩儿,冻得瑟瑟发抖,小脸冰凉,嘴唇青紫,哭声微弱。
大老曲前边有一辆驴车,显然没有听到哭声,径直过去了。大老曲感叹真是天意。
他将孩子抱回家,曲大娘接过孩子,心疼的不行,一边流泪一边给孩子擦拭全身。温暖的屋子,温暖的脸巾,温暖的双手,孩子渐渐止住了哭声。
曲二娘熬煮了大米粥,撇了米油给孩子喝下。孩子吃饱了沉沉睡去。
曲大娘和曲二娘忙找出柔软的棉布,给孩子赶制了小衣服、小被子。
两个妇人给孩子取名荣宝,“荣”在古代是“梧桐”的别称。有了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可见两人对孩子视若珍宝。
小荣宝喝着米油长大。古代的作物都是自然生长,没有经过催长催熟,更没有化肥农药,大米本就营养价值极高,何况是米中精华的米油。
曲家两对夫妻守着一个孩子,可想而知是怎样的宝贝她。
曲荣宝三岁开蒙,六岁能读《百家姓》,并且倒背如流。八岁学礼仪,十岁学女红,十二岁起学习插花、刺绣、服装饰品搭配、珠宝鉴赏·····
曲大娘曲二娘悉心教导,侯门贵女会的,曲荣宝都会。
曲荣宝长相一般,但举手投足透着优雅。她是村里长辈教育自家女娃的典范。
“看看人家荣宝,啥啥都会,那花儿绣的跟真的一样。”
“看看人家荣宝,稳稳当当,再看看你,站没站相坐没坐相。”
“看看人家荣宝······”
曲荣宝就是“别人家的孩子”。走到哪里听到的都是赞美之声。她也如娇贵的公主高昂着头,俯视众生。
打破这份美好的是一个初冬的黄昏。
曲荣宝拿着刚刚绣好的新鲜花样兴冲冲去找好朋友桂平。
走到窗户底下就听桂平的娘说:“······就是心灵手巧,啥啥都会。俺说说你还不乐意啦?骨头真要硬就争口气,赶上曲荣宝一半俺就知足了。”
“你还有完没完?这么不待见俺,生俺干啥?”桂平恼怒的嚷着:“俺都怀疑俺是不是跟荣宝一样也是捡来的。”
曲荣宝如同五雷轰顶,头嗡的一下,后面桂平跟她娘再说的什么她都听不见了,她扶着墙失魂落魄的回了家。
曲大娘一见她的样子吓了一跳,忙询问怎么了,曲荣宝谁也不理,把自己扔在炕上,一躺就是两天。
曲家两对夫妻轮流来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