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4章 公子(1 / 2)

</script>“什么?把我们老北京以10亿的白菜价卖给商人?”一个排位前5的首长闻讯,对这个丢脸的交易很不满,不过,由于北京当家的领导做足了工作,其他的首长已经点头,5号不太好明着反对,所以他悄悄地让秘术把事情捅到了媒体。喜欢网就上

反正这东西是国家的,我们只要反对就好了,大部分的网民不愿意出售老北京的那一坨废墟,至高真理报的网站做了一个民意调查,结果显示有92。7%的网友不愿意出售老北京。

必须要拉拢更多的高层支持才行,李弦太得想出一个拉拢人心的办法。在中华联邦一个人也不认识,只能用产品来收买人心,他决定发挥自己无与伦比的逆向工程能力,完全还原f-35战斗机的那台普惠发动机f135制造工艺。

中华联邦的鹘鹰隐形战斗机几乎完全山寨了f35战斗机的外形,但是目前中华联邦使用的还是苏联人的发动机,两台苏联的rd33推力还不如一台f135,如果李弦太能够把性能近似f135的涡扇发动机以合理的价格转让,想必会拉拢一堆空军、海军的高级将领。

李弦太找到了一个英国华侨当傀儡,给海军上将、空军上将这样的高管的公子爷发出邀请。

一个平时天天香车宝马不干正事儿的公子哥忽然发神经,接受了傀儡的忽悠,参观了李弦太制造出来的小比例可工作的“紫焰”发动机,感到很有意思。

公子哥:“药,看起来还真是高大上,性能比得上f35的那台发动机?你可不要忽悠我,你哪来这么大本事?”

傀儡工程师谄媚地笑道:“嘿嘿,其实,英国人也很官僚主义,高手在民间,我以前给劳斯莱斯干过一段时间,受不了洋鬼子的做派,这不,回来为祖国效力。”

公子哥还专门从航空大学请来了一个教授,据说搞发动机的,他透过厚厚的眼镜玻璃研究了一番,说:“还真是颇有创意,有好多地方的设计我都没见过,让我看看数据。”

教授:“咦?你这个后燃器开启之后使用的时间为什么比普通的试验数据整整提高了一倍?不会是搞错了吧?”

傀儡工程师得意洋洋地道:“这是我们后续的研发方案,采用对氧分子高度亲和的燃料添加剂,跟普通的燃油一起燃烧,解决后燃器因为氧气不足燃烧不充分的窘境,这个技术会使得我们的产品不仅亚音速的时候性能可以匹敌f135,还能使我们的战机进行长时间的超音速巡航。”

教授惊叹道:“想不到英国人的技术已经发展到这样了啊,不过,这种燃料贵不贵?不要像黑鸟侦察机一样,使用那样昂贵的燃油,结果连美国人自己也烧不起了。”

工程师:“不会,价格基本上跟普通的战斗机用的差不多。”

教授:“那就厉害了!我想亲眼看一看你们把后燃器开一开。”

公子哥完全不理解教授已经技术沉迷,他在一旁不停地打呵欠,昨晚喝多了酒,似乎还没完全缓过劲来。

教授不太相信对方可以做出f135那么出色的发动机,但是这个高效后燃器的方案特有意思,最后,他在回去的路上跟公子哥讲:“有点谱。”

公子哥点点头,没怎么放在心上,其实只不过是闲得蛋疼坐着海军的直升机随便来看看,顺便兜兜风,说不定明儿个就忘了。

出现了奇迹一般,过了几天,丫居然还记得这事儿,因为去北海舰队基地给老爷子过生日,又被老爷子训斥不务正业,他很郁闷,终于准备正式启动他的正业,要做一款航空发动机。

他的亲朋好友、狐朋狗友无一例外对这个不靠谱青年大肆嘲笑,他愤然道:“你们等着瞧吧!莫欺少年穷!”

一个狐朋狗友说:“你可不是穷,就是缺心眼儿,别给假洋鬼子骗了,他回到英国找个乡下躲起来,你找中央警卫团都没用。”

经过一番嘲笑之后,公子哥多了一个心眼儿,仔细调查了一下假洋鬼子的背景,发现这货在英国公司似乎表现平平,自己真的有可能被骗了。

但是!航空大学的那个教授在业界是赫赫有名的,跟自己家族有染,更不敢骗自己,这个教授一口咬定可以搞一搞。

公子哥一咬牙一跺脚,开始融资了。

他的公司定名为“北海航发”。假洋鬼子骗人是可能的,他拉着教授当顾问,用一笔顾问费让教授当监督,这总没问题了吧?公子哥干起正事来倒也不白给。

让圈子里有一点经验的家伙在天津的远郊圈了一块地,挂上牌坊,这就算正式开工了。

看着各种昂贵的大型设备不断地从海内外送过来,公子哥很是振奋,嘿嘿,自己也是干正事儿的人儿嘞。

公子哥天天吃喝嫖赌倒也有好处,认识的狗友多,不管什么样的战略大型设备,他都能想办法搞到,李弦太需要的那些设备居然到位非常迅速,比他在希腊苦哈哈地自己出马还要高效,不由得对这个二世祖刮目相看。

没见过猪跑还没吃过猪肉?公子哥在这段时间里,零零碎碎地学习了一点知识,当他那还是处女的妻子偶然看到他的书桌上放着一堆类似“航空发动机”之类的书籍,惊讶得以为自己在做梦。

这个漂亮的女人的婚姻是家族联姻的产物,夫妻俩只有名分而无感情,平时连说话都没几句,公子哥都已经明说了:“你不管我,我也不管你,只要你不被别人发现就ok,明白不?”

公子哥最讨厌连看个爱情动作片都矫情的女人,碰巧他老婆就这德行。

这天晚上,公子哥回到家,发现太太在做饭,还声称“多做了一份,要不要一起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