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大门,一干女子站在门口,陈燮回头挥挥手,笑道:“都回吧?”
北门口,一队骑兵已经等在这里,山东官场都到齐了。陈燮来时,纷纷上前致意。
“山东之事,托付给各位了。”陈燮肃然拱手,张秉文、宋光兰等人,纷纷回礼拱手。
大队骑兵滚滚而去,张秉文和宋光兰交换了一个眼神,宋光兰露出狰狞道:“中丞北上,但凡有宵小跳梁,大人可不能心慈手软咯。”
张秉文淡然道:“自当精诚团结,守好山东。”两位山东官场的巨头,打成一致,扎进篱笆,不使外人来伸手。尤其是宋光兰,他现在绝对是陈燮船上的人了。利益一致,休戚与共。
其实就算有人惦记点什么,也是白给。山东还有驻军一万,沿河各地的卫所,还有万余驻军,凤阳王启年、安庆林雅,已经不辞而别,回师山东。这个节骨眼上,谁敢惦记山东,登州营一准毫不留情的下毒手。
同日,陈燮的军令状到了京师,同时还有一份奏报。一直在焦虑中等待的朱由检,一把抢过陈燮的奏本和军令状,打开军令状之后,朱由检傻眼了。字迹已经发黑,军令状三个字,透着一股浓浓的刚烈和肃杀。看看下面一群将领的签字,朱由检浑身微微一抖,默默的把军令状给了陈新甲。然后也不看他,打开陈燮的奏折。
“登州营于十五日登陆辽河口,预计十六日发起对耀州的作战。此役,不破沈阳,三军不还。臣拟于十六日自济南出兵,率山东兵万余,北上勤王。归明十年,目睹山河破碎,建奴屡屡犯境,臣无时不刻都在想,有一天破敌于沈阳城下,收复辽东。此番建奴再犯京畿,致百姓罹难,君父受辱。臣今挥师北上,与奴不死不休。”
随着奏折和血书的军令状在群臣中传阅,杨嗣昌和陈新甲站在那里,身子忍不住的微微发抖。杨嗣昌死死的盯着陈新甲,逼着陈新甲站出来说话:“陛下,臣为始作俑者,愿意立刻辞官回乡,再不入仕。”
龙椅上的朱由检,双手握拳,紧紧的捏着,表情却很淡然的看看他道:“不是还没结果么?等一等再说吧?”这个时候的朱由检,既轻松,又激动。轻松,是因为陈燮的举动,激动,还是因为陈燮的举动。
对于杨嗣昌来说,登州营北进沈阳,一旦取胜,他也没脸留在朝廷了。陈新甲就更糟糕了,没准会被陈燮找人弄死他。如果是别的大臣这个搞呢,他们可以合伙先弄死这个大臣。比如卢象升,现在就得先弄死他。陈燮嘛,不过一万兵力,就算他来到京畿,也不可能打败建奴,唯一能赌的就是沈阳能不能打下来了。杨嗣昌现在就一个目的,一个一个的来,弄死一个政敌少一个。
这时候,杨廷麟站出来了,口称:“南仲在朝中,李纲没有战功;潜善主张何谈,宗泽含恨而死。国家有这样的人,不是封疆大吏的福气。”这话太打脸了,等于是当着皇帝的面,抽杨嗣昌的脸。什么意思?北宋的李纲和宗泽作为例子,指着和尚骂贼秃。等于明着说,杨嗣昌在朝中,对于卢象升和陈燮这样的忠诚来说,不是好事。
朱由检的性格中有的东西是不能碰的,比如他用人信人,在他丧失信心之前,谁来说他用人不当,都是对他的一种藐视。此前不是没有类似的例子,温体仁在朝的时候,多少次多少人弹劾,都没拿下,还被朱由检反手给灭了。
杨嗣昌当前圣眷正隆的时候,议和、招抚的大政,也是朱由检默许的事情。陈燮跟杨嗣昌和陈新甲对赌,将来不管胜负结果如何,肯定要被搞死一边。这本来就让朱由检心里搓火的很,现在杨廷麟出来说这个,朱由检的邪火还不好发作,当即站起,拂袖而去。
杨嗣昌二话不说,给杨廷麟踢出朝廷,让他去跟卢象升作伴。
进抵德州的陈燮,休息一夜后,立刻率部缓缓北上。以此同时,洪承畴、孙传庭率部经河南,罗汝才等十余头目大骇,以为是来打他们的。吓的赶紧送礼贿赂监军李继政,表示也要投降。李继政收了好处,在熊文灿面前说了话。搞笑的是,前面洪承畴、孙传庭走远了,后面罗汝才等人又开始跳了。熊文灿让他们裁军,罗汝才不干。熊文灿给罗汝才一个游击将军,罗汝才也不接受。即便如此,熊文灿还是没有把他们怎么地,直接就不闻不问了,丢在郧阳一代不管了。这就是熊文灿的招抚之策,不打反旗就行。(未完待续请搜索,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