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御和李不静看着眼前老态龙钟的李隆基,虽然古稀已过,但是神采间还是有帝王的威严。两个孩子马上跪下,恭恭敬敬的磕了三个头,口中说道:“孩儿叩见父亲。”
李隆基曾听高力士说过,杨玉环生了一对龙凤胎,但是今天才见到,不由得也是老泪纵横。他伸手扶起两个面貌清秀的孩子,看他们俨然都有当年自己的丰神俊朗。再看杨玉环也是中年已过,但是依然美丽非常。
李隆基把他们母子三人都拉过来坐在榻上,又仔细的看了又看,这才说道:“让你们苦了这几年,我心中也是时常的惦念你们。我都不曾想过,今生还能见到你们。这真是老天开眼,先皇保佑,纵然是现在死了,我也知足了。”
杨玉环站起来,对李不静说道:“不静,过来,给你父亲跳那支曲子。”然后,又对李隆基说道,“我知道你这里定然是有伶人,也有乐师的。那支《霓裳羽衣曲》,应该也被你教会了他们。”
李隆基点头说道:“当然是的。高力士,去把乐师和伶人唤过来。”
一旁站立的高力士应声出去,不一会儿十几个乐师走了进来,还有七八个伶人,这些人垂手行礼,然后都站在了大殿的一侧。在那里摆放着各种乐器,乐师们做好。
一声清脆而悠扬的编钟敲响,在大殿中回荡起来,紧跟着其它的乐器声伴随而起。
李不静轻舒双臂,迈开玉足,在乐声中翩翩起舞,那几个伶人在她的身前身后、身左声右漫舞。这是李隆基和杨玉环两个人亲自编好的《霓裳羽衣曲》,当年杨玉环正是青春妙龄,也是在乐师奏响的乐曲声中,为李隆基起舞。一曲霓裳、多少往事,杨玉环轻轻偎依在李隆基的肩头,看着李不静在乐曲声中轻歌曼舞,她的身姿、形态,俨然有当年杨玉环的样子。
李隆基看的呆了,李不静只有五岁,在母亲杨玉环的教导下之,竟然能学会这支《霓裳羽衣曲》,并且看着她在乐曲声中翩然起舞,宛如十年前的杨玉环。他伸手轻轻的挽在杨玉环的腰间,老泪再次滑下,也许这一次就是他们最后一次在一起了,也许人世间再也不会有如此优美绝伦的《霓裳羽衣曲》存在了。
随着乐声淡淡的远去,李不静做出最后一个舞姿,她的一双清丽的妙目,如水一般看着李隆基和杨玉环。
李隆基挥手让乐师和伶人们都退下,伸手拉着李不静抱住放在自己身上,无限爱怜的看着两个孩子。最后,他深深的叹了一口气,从李御的胸前抓起那块七彩神玉,在大殿明亮的烛火中仔细端详。此时,已是夜色阑珊,这块宝玉透出神光。
忽然,大殿外传来一阵嘈杂,很快一个人大步走了进大殿,正是李辅国身边的领事太监严宇温。他跪地叩头,然后站了起来,用尖利的声音说道:“传圣旨:玉真公主明日移居别宫,龙武大将军陈玄礼保护太上皇有功,着其即刻到御前,另有任用,其所部赐御酒犒赏。高力士潜通逆党,立即发配巫州。钦此。”
李隆基无语的看着宣旨的太监,摆摆手让他去大殿外宣读圣旨。
此时的殿外,肖月青等五人,和陈玄礼等都已经听到了太监的话语。他们看着那个太监出来,站在台阶上,紧跟着进来一排皇宫侍卫,他们抬着十个大坛子,揭开盖子,一阵清澈的酒香立即溢了出来。又有几个太监用大盘子托着一百个精致的酒碗,站在台阶的两侧。
陈玄礼含泪喊道:“臣接旨。”
台阶下整齐站立的一百名龙武将军的部下,齐刷刷的跪倒。太监们走过来,给他们递过酒碗,然后倒下御酒。陈玄礼一声令下:“谢皇恩!”
众军士齐声喊道:“谢皇恩!”
然后,一百个军士仰起脖子把一碗酒喝尽,太监们过来收走了酒碗。这些送酒的侍卫和太监退出去,又进来了五个殿前护卫,走到陈玄礼和高力士身后。
陈玄礼转过身,对着大殿里远远的李隆基躬身行礼,又对着台阶下跪着的军士们行礼,又看了一眼肖月青等,转身出了甘露殿,两个侍卫跟在他身后。
高力士此时眼中含泪,“扑通”跪倒,向着大殿中的李隆基和杨玉环,一连叩了八个头。三个侍卫早过来,两个人提起他,一个在前面,他们带着高力士走了。
李隆基和杨玉环无声的看着殿外发生的一切,此时他们已经无能为力。玉真公主走进来,对着他们施礼后,带着自己的宫女也走了,传旨的太监跟着离开。
转眼间,甘露殿中只剩下老态龙钟的李隆基,和已是凄凄惶惶杨玉环,还有他们的两个孩子,以及殿外肖月青等十几个人了。一时间,甘露殿中静悄悄的。
“这是为何?这是为何?”李隆基苍老的声音颤颤巍巍的响起,他紧紧的抱着李御和李不静,抚摸着那块神玉,然后细心的放进了李御怀里。他站起来看着殿门,看着身边的杨玉环。
有诗道:七彩神玉再现世,又有天上神仙事;人间已过千百年,为君垂泪再分离。(请关注第七十一回:男儿血逍遥游,云中漫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