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记得天波府杨家否?”
收到朱厚照的原话,李靖,岳飞,戚继光,胡大魁,都不约而同的沉默了,心中再无丁点侥幸。
文官落轿,武官下马,此等莫大的殊荣,他们当然想要,哪怕心中明白这是捧杀,心中也仍然存着些许侥幸,不然也不会只是称病不出,而不是断然拒绝。
但朱厚照的话,打破了他们那点不切实际的侥幸,让他们深深地明白,再大的殊荣,涉及到身家性命,都要不得。
天波府杨家的下场,他们又不是不知道。
受此殊荣,风光无限,荣耀加身,却会同时得罪文官武将双方势力,遭到文武大臣的极力打压。
天波府杨家的败落是因为辽军太强,才会导致七子去,六子回吗?
不尽然的。
一方面有着文官的打压,一方面武将群体疏远杨家,加上辽军战力不弱,才有了天波府杨家的败落。
李靖,岳飞,戚继光,胡大魁站在太武朝武将的顶端,地位犹在天波府杨家之上,若他们接受了那莫大的殊荣,未来的下场只会比杨家更惨。
文官落轿,武官下马,与其说是荣耀,不如说是毒药,且是致命剧毒,李靖,岳飞,戚继光,胡大魁他们吃不起,更不敢吃。
吃了,就等于自掘坟墓。
之后,李靖,岳飞,戚继光,胡大魁先后上书,严词拒绝受此殊荣。
修成仙道之身,最少都能活个十几二十万年,谁都不想死。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文官给四大王将下套不成,刚刚消停几天的各朝遗臣又不消停了,又想着整点事出来。
当官当习惯了,官瘾无比深厚浓重,一天不坐衙门就闷得慌,浑身上下都不舒服。
为了继续当官,各朝遗臣那是上窜下跳,到处活动找关系。
无奈太武朝本土大臣对这些各朝遗臣极为排斥,任凭各朝遗臣礼送了,财破了,就是挤不进那个圈子,连个七品小官都捞不到。
送礼,请客,花钱,正经路子都走了,屁用都没有,太武朝的大臣混账至极,只收礼,不办事。
老老实实参加科举,各朝遗臣又不愿意,让他们去跟一群小年轻一起参加考试,他们不要脸的吗?
而且,他们还不一定竞争的过那些年轻士子。
太武朝科举与各朝不一样,不是单纯的只考儒家学问,如大明律法这些都有涉及,他们这些只读圣贤书的,竞争力远不及太武朝本土士子。
即便是考中了,也要熬资历,经过很长时间才有可能进入朝廷中央,等他们凭政绩进入中央的时候,利益早被分割完毕,黄花菜都凉了。
为了脸面也好,为了利益也罢,各朝遗臣都不愿意等,他们想以最快的方式进入朝堂。
进入朝堂的快方式,自然是有的,却不是什么正经路子。
欲行非常之事,就要有非凡的魄力与手段。
杨宪胡惟庸靠举报李善长谋反,进入了严嵩掌管的都察院,这就给了各朝遗臣一个很好的提示。
进入中央朝堂,能有什么比立功更快捷的方式。
要立功,就要有事情可作为跳板,没有事情,就去搞事情。
各朝遗臣不愧是久经官场之辈,行动力那是没得说,很快就把搞事的目标对准了朱厚照的便宜弟弟安王。
安王眼高手低,且对朱厚照不满已久,是一个很好利用的棋子。
各朝遗臣的计划很简单,怂恿安王造反,然后他们再把安王卖了,进入朝堂也就顺理成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