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九章 封赏之名(2 / 2)

杨锐再一次打断了李儒之言,并且话里有话地向李儒言道。他本来就准备将聚灵山庄内的1万青州州兵以及3万黄巾士卒全部调集过来,以进一步增强话语权的。

当杨锐说到增兵的时候,李儒显然有些惊讶,不过却是很快掩饰了过去,不是有心留意的话还真无法看出来,然而这一幕却是没有逃过杨锐的眼睛。

“呵呵...李儒谨遵烈阳将军吩咐便是。”

李儒再次尴尬一笑,尔后脸色一正,终于开始讲起了此行前来的真正目的。

“烈阳将军,正如方才李儒所言,吾父大人是很愿意与烈阳将军交好的,为此父亲大人正准备于皇帝面前为烈阳将军请功!

此前十常侍作乱宫廷,烈阳将军乃第一个赶到现场护驾之人,且周护于皇帝以及陈留王左右,一直到达洛阳城为止,此一点乃诸位在场之人众所周知、有目共睹的,故而吾父大人准备表奏烈阳护驾首功,不知烈阳大人意下如何?”

原来清早董卓与丁原对阵之时,李儒想到的计策便是此计,首先于皇帝面前表奏杨锐之功,尔后给杨锐赐一个地方大员或者戍边大将,假借封赏之名将杨锐远远地调开!

这一点倒是正与程昱此前的计策有些相像之处,只不过其本身用意以及所针对之人都有不同罢了,程昱要上表给丁原要官,目的是为了援救丁原,而董卓表奏杨锐之功,则只是为了排除异己,以独揽大权罢了。

不过李儒的计策却是正中杨锐的下怀,杨锐大费周折在洛阳城内驻军、争取话语权、不断给董卓压力等,这些所为的是什么,当然是为了能够火中取栗从中获取一些利益!

“哈哈哈!董老匹夫倒是打得好算盘,若是不出吾之所料,董老匹夫想要表奏吾之护驾之功,尔后使皇帝予烈阳封个地方官抑或戍边之将,就准备将吾打发走了,是也不是?!

本将军倒是也正好要表奏他董卓一下呢,到时候看那老匹夫是遵旨还是抗旨,若是遵旨也就罢了,若是抗旨的话,本将不介意联络众人清理悖逆!哈哈哈哈!

回去告诉董卓,要想给本将请功赐官也并非不可,只不过本将非州牧不做!否则的话,想都别想,董卓能有援军,本将也有,汝等尽可以出去打听一下,整个兖州、青州的黄巾都是本将所灭,本将最不缺的便是士卒部众了!哈哈哈!”

杨锐一席话讲得十分张扬,本来也是说给李儒听的,虚虚实实之间对方虽然不至于尽信,但也必然有所顾忌。听完杨锐之言本来李儒还要说什么的,却被杨锐强行阻挡,当即强行送客了。

打发走了李儒之后,杨锐也没有闲着,而是请程昱事先拟表,准备奏请丁原之功,杨锐自己则驾驭道风飞毯直奔北邙山中的聚灵山庄而去,此时杨锐的1万青州州兵以及3万黄巾士卒都已经在聚灵山庄之内汇合,等着杨锐的到来了。

而杨锐也并没有将这些部众一次性带往洛阳皇城,而是吩咐这些士卒还以每5000人为一队,分拨逐次向洛阳城内转移,每两个拨次之间间隔半个时辰时间,如此一来给人的感觉就有些源源不断、络绎不绝了!

等到杨锐回到洛阳城东城门的时候,程昱早已经将奏表拟好,杨锐也没有急着前往宫内上奏,他要等一等董卓那边的消息,若是由于丁原这边被封赏得太快而离开,杨锐也就难免会孤立了。

且说李儒也不是普通之人,他回到董卓屯兵的洛阳城西城门内,只将杨锐的主要意图带了回去,说是杨锐应该可以接受封赏之事,只不过要求至少是州牧,并没有尽说其中与杨锐交涉的细节,也避免了董卓再一次动怒。

然而董卓却是觉得杨锐的要求有点儿高了,虽然李儒建议董卓答应下此事,好将杨锐这个大麻烦打发走,整个洛阳皇城包括汉室成员在内也就成为董卓鼓掌间之物了,但是董卓却是没有轻易答应。

不过紧接着传来的消息却是让董卓慢慢改变了主意,原来杨锐部卒分拨次进入洛阳皇城的事情很快传到了董卓的耳朵当中,董卓与李儒同时大惊!

董卓倒还罢了,李儒与杨锐交涉之时可是听杨锐提起过一些相关细节的,他对杨锐的实力本来就有更新的推断和猜测,只不过未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没有将这些告诉董卓而已,如今见到杨锐不断向洛阳城调兵,李儒倒是慢慢确信了早前杨锐之言。

如此情况之下,李儒愈发力荐董卓,要尽快满足杨锐州牧之要求,好将杨锐打发走,于是当天夜色初临的时候杨锐果然就接到了封赏的圣旨。

“光熹元年八月二十一(189年8月21日)。大汉少皇帝一曰策书,西园左校尉、青州刺史烈阳,于十常侍宫乱之时护驾有功,特提命为青州州牧,开府建牙,掌一州军政之事,替天子牧,不受他命!

应天顺时,受兹明命!”(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