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临,朱平安与刘牧、刘大刀三人赶在宵禁之前,策马进了临淮侯府。
与此同时,京城西城区的白云寺内灯火通明,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白云寺寺门却有些萧条。
寺门空旷着,只有门框,却没有门,门框上还留有烂菜叶子、水果鸡蛋等未被彻底冲洗干净的痕迹;寺墙上还残留着一行浅浅的“佛由心生,心中有佛,所见万物皆是佛;心中是牛屎,所见皆化为牛屎”字,不知是用什么墨汁兑的,白云寺的僧人冲刷了十余遍都没有彻底冲洗掉。
白云寺门口有两位武僧持棍而立,一双眸子炯炯有神,四下巡视着,防备着白天哪些“发粪图墙的”宵小不素之客再来。
今天被砸了大门后,还没来得及更换,
观世音菩萨成道日那天信徒供奉的百余盏长明灯,就在白云寺各殿内供燃着,每个殿内均有数位僧人坐在蒲团上,打坐念经。
这些灯火通明的佛殿错落有致的分布在白云寺中轴线两端,纵深展开,殿阁重重,另有若干四合院围绕殿阁而建,时宽时窄,错落有致。
在这些四合院中,围绕大悲阁而建的四合院是整个白云寺风景最好、摆设最齐全的地方,可以说是整个白云寺的精华所在。
这个四合院是白云寺供居士住宿的地方,也是白云寺招待贵客的地方。
此时,大悲阁四合院内灯火通明,传出一阵爽朗而富有禅意笑谈声。
在四合院的正房内摆了一桌精致而丰盛的素斋,有六人围桌而作,其中坐在首位的是一位身着七品官服的官员,年纪四十余岁,长的一脸正气,带着一股官威,此刻正捋着胡须微笑着,发出一阵爽朗的笑声。
这人是京城颇有名气的正七品监察御史刘登闻,刘御史出身于官宦之家,或者更确切的说是出身于御史世家,他的父亲致仕时就任的辽东巡按御史,他的叔父现在长芦的巡盐御史。
刘御史名为刘登闻,登闻二字就是他父亲取自于“登闻鼓”,这轮值登闻鼓正是两京监察御史的职责之一。由此可见,他父亲是希望他子承父业。
刘御史确实没有让他父亲失望,二十五岁时中秀才,三十五岁中举,四十岁的时候便考中了进士,四十一岁的时候就任了顺天监察御史。借助于他父亲、叔父的人脉,再加上刘御史自己努力,很快便在御史圈里小有名气了。
刘御史善于把握机会,有敏锐的政治直觉,在京城有选择的弹劾过很多人,很快便有些声名鹊起了起来。现在在京城的御史中,刘御史算是有名的那几位了。
别看刘御史只是七品官,但是在这个扔一块板砖就能砸到两三个六品官的京城,却是颇有知名度和影响力的。
一来是因为刘御史是在京监察御史,官职不高,但是权力却不小,手握巡视京营、监临乡、会试及武举,巡视光禄,巡视仓场,巡视内库、皇城、五城、轮值登闻鼓之权,享有直接向皇帝弹劾违法乱纪和不称职的官员的权力;二来则是刘御史的人脉和他的个人知名度了。
说起来,刘御史与白云寺的渊源,开始于六年前,那时候刘御史四十了,刚在京为官不久。
而立之年中举,不惑之年中进士,身居官位,说起来当年刘御史也算是走上人生巅峰了,但刘御史却有一件憾事,那就是十八岁娶妻,二十岁纳妾,二十五岁休妻另娶,到现在成家立业二十余年了,妾室都纳了三个了,膝下却无一子,连女儿也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