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院在招兵,招兵的告示,贴的几乎满大街都是,而且,还有很多的一部分告示,被快马加鞭的送往了各州府,动静搞的相当的大。
这次招兵是面向全大唐的,只要是大唐人,只要是无不良嗜好,身体健康的,都可以到军院的报名处报名,等待审核通过,就能正式参加入伍考核。
皇帝要建一支新的军队,这次建立的军队,不同于大唐目前的府兵,只要背上府兵的名头,就会父父子子的延续下去。
这次建立的新军队,说起来,便是皇帝的亲军,也是大唐目前为止,最特殊的一支军队,脱离于军府之外,直接由皇帝跟军院负责。
而且,不同于府兵的是,一旦考核通过,进入新军编制之后,那么,自此之后,便可以每月拿到响应的军饷。
说起来,目前大唐的府兵制度,是有点坑人的,府兵里面的兵员,基本上都是从兵户那里抽调,父传子,子传孙,直到兵户家里,彻底没了男丁为止。
而且,府兵还有一点,比较诟病的就是,没有军饷,府兵的所有补贴,都是由最初分到的均田承担,即便上战场了,所需的战袍跟武器,也有府兵自己承担。
除非你能成为,十六卫中的精锐军,才有可能,这些东西由军府来提供,否则,如同士卒就是靠着均田的那点收入,来给自己提供所需。
战时为兵,闲时为农。这普普通通的八个字,其实,很能说明府兵的窘状。
然而,这次所新建立的军队。却是完全不一样,一旦被录用成为新军,那就相当于,成为了一名职业的军人,所在的户籍,也会同时被调入军院这里。
然而。与府兵不同的是,虽说户籍会成为兵户,但军院会提供的所有的开销,每月有军饷可拿,武器、铠甲以及生活用度,都由军院承担。
而为期五年的军旅生涯结束。军院这边,就会负责将士卒的户籍,由兵户转为农户,士卒仍然可以回到原籍处,继续务农。
当然,如果在军期间,若是表现优异。或者有突出贡献者,将有可能,会升任为士官,即便将来退伍了,也可以由军院推荐成为当地的团练使,或者当地的武官。
待遇好、前景好,最重要的是,没有严格的户籍约束。告示上写的明明白白的,上面有军院的盖章,绝对是权威的。
所以,这份告示甫一贴出,立刻就在长安,引起一阵不小的轰动,同时引起轰动的,还有各军府以及十六卫当中。
十六卫当中的士卒,说到底,都是从各军府,征调过来的府兵,都是兵户出身的人。
过去没办法,脱了身上的兵户,而今,既然有了这样的机会,于是,这些兵户出身的士卒,都想着能够搏一次。
而归根结底,这一切都是大唐现有的户籍制度搞的,都是一样的大唐人,却非要搞出个三六九等出来,将各行各业的人,都严格的划分为,户籍制度。
医匠便是医户,士卒便是兵户,泥瓦匠、木匠都是匠户,农民便是农户,商人便是商户…就像是一个立体的柜子,将所有人,都严格的按照高低不同,安放在一个个的柜橱里面,最高者便是勋贵,最下面者,便是连户籍都没有的贱民。
皇权至上,在这样一层层的压制下,这看似,随时随地都会崩溃的社会矛盾体,却硬是被平均的分担了出去。
所以,可想而知了,当这样的一份告示,张贴到大街小巷里的时候,由此引发的轰动,到底有多大了!
在告示贴出的最初一两日里,基本大部分人,都还在观望当中,然而,到了第五日时,前来应征的人群,便开始陆陆续续的多了起来。
等到了后来时,军院外面,已经是人满为患,远远望去,便是人头攒动,便似是在赶集市一般,视线当中全是黑压压的人群。
这些人,大多都是出自匠户,年龄参差不齐,其中最小的,不过也就十一二岁,最老的,竟然都是四五十岁了。
都是为了告示上的那句,将来可以脱籍的名头来的,都想借着这个机会,摆脱掉匠户低贱的户籍,竟然都忽略了告示上面,还有年龄限制这一条。
军院外面人满为患,拥挤的人群,几乎都堵塞了军院的路,没办法,飞虎军只好将拥挤的人群,强行挤到两边,又在两边拉起了长长的绳子,这才算是让出了道路。
前来应征的人群,年龄参差不齐,即便告示上写的清清楚楚,军院门口独孤谋等人,又反复的宣读了好几遍,然而,效果却是收效甚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