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0章 汉中大会群雄(大改)(1 / 2)

三栖特种兵 人一介 1261 字 4个月前

麦柯送走了五十个小分队,就打道回府,继续他的开河大业。

因为有了第一段和第二段两个十公里作业,大家都有了经验,不管是治理河流山川,还是对付周围的乡民悍匪,后面的这些操作就很是流畅了。

天军所过之处,一片繁荣平和景象。

这里的一条基础性原因,就是麦柯推行一条重要的经济政策。

这就是对新区所有的居民实施按需供应。

就如同天军占领的其它地区一样。

麦轲已经在圣山、伏牛山等地实施同样的经济制度,在四季果园提供了绝大部分食品以后,其它的主副食,全都采取集约生产,然后把产品放到超级商场,供那些需要的居民随意选取。

为了适应这个制度的需要,麦轲也和圣山一样,安装了跟踪系统,这就是计算中心庞大主机的一项功能。

这个系统,把所有居民的每日消费数量、消费品种、消费时间,全都记录下来,然后统计成总数,给那些负责生产的居民,让他们按照需要的数量安排生产。

这些生产基地都建立在事先选好的场地,受四季果园的影响,它们的产量也基本上不受季节变化的影响。

当然,生产能力也≯∞,≡不会有跟不上需求的问题。

这样,这个新型的经济系统,包括生产、运输、交换、消费环节,就以消费为主导,畅通无阻地在这个嘉汉合流地区运行起来。

原来那些居民每日都有的那种焦虑、缺乏、供不应求、供大于求,全都消失不见,无影无踪!

供大于求,虽然似乎不可能。但是在靠天吃饭的地区,就是那么毫无道理地存在。

其实,这丝毫没有减轻供不应求物资缺乏的影响,反而使供不应求更加严重。

这个问题,只有在农村和边远山区生活过的经历,才会理解。

因为从一年生产的总量来说。数额是一定的,比如是365斤粮食。

再比如每人的足额消费是一斤二两,也就是有了一斤二两,人们就能温饱。

这个数额如果是每天生产一斤,随时生产,随时消费,那么即使差那个二两,也不是什么特大问题。

可是农村有季节性,要靠天等雨。靠天吃饭。

一般情况下,只有秋季才是收获季节。

而那些粮食,也是只有到了秋天的最后一个月,才能收获。

甚至是最后一个月的最后几天。

因此,消费是全年的,而收获只有几天。

这样,在收获的那几天,就有产品过剩问题。

当然。即使是最没有文化的老百姓,也知道那几天产的粮食。不能那几天都吃掉,然后其它时日喝西北风。

理想状态是均匀地分配到一年的三百六十五天。

可是,这不是想如此就能办到如此的。

需要计划好,需要储存好,需要保鲜保质,需要防火防盗。需要防潮湿,防虫蛀,防鼠窃,防浪费!

同时,还有运输的问题!

种粮食的需要吃饭。远在大城市,甚至远在京城那些做官当老爷的人也要吃!

还有那些不生产的人,比如军队,比如商人,比如学子,也都依赖于农民这几天的收获。

所有生产以后的这些环节,包括存储、运输、消费,都不可能再增加产量,只能是帮助消费。

非常不增加产量,反而会减少产量。

即使作得最好,也只能是减少对现有粮食产量的消耗。

稍有天灾**,就会造成触及根本的影响。

也就是说,农民留下的365斤,只是最理想的状态才能得到保证。

天灾**一旦发生,就会从这365斤中压榨,从而减少这个基数。

比如说,漕运出了问题,上交京城的粮食,全部损失。

这个时候,皇上万万不能因为粮食沉了水,就不吃饭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