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改封诸藩(1 / 2)

靖难攻略 北城二千 3878 字 2个月前

“噼里啪啦……”

九月初,在鞭炮齐鸣中,坐落在南京外城观音山下,占地一千四百余亩的大明国防大学成功开办。

首届入学的武官子弟多达一万四千余人,但他们之中大多都不情愿入学,如果不是毕业牵扯着他们是否能承袭官职,恐怕主动报名的人连四千人这个零头都凑不齐。

“老实说,我不看好你这个所谓的大学。”

由混凝土修建的大学校门门口,站在一处由生铁混凝土浇筑而成石碑下,郭英忧心忡忡的说出了这句话。

在他身旁,一身太子常服的朱高煦背负双手,看着那群苦大仇深的学子走进大学。

他嘴角挂着一抹笑意,让郭英摸不透他在想什么。

他只能顺着朱高煦的目光去看向那群学子,随后叹气道:

“武官子弟承袭本来就困难,你现在又弄了这个大学,要他们就读五年,并且还要考核。”

“你编的课表我看过了,四年学习,一年军队基层实习,这东西很不错,但不适合这群武官子弟。”

“他们本来大多都二十几了,若是再来伱这里学习五年,那就三十多才能承袭父职。”

“加上你设置的难度太大,我估计这一万四千人顶多能有两千人通过你设置的这五年学习。”

“你此举,无疑得罪了绝大部分的武官……”

郭英苦口婆心的劝谏朱高煦,他这个人就是这样,决定站队谁,就尽自己的能力帮忙,只可惜当初的朱允炆不听,不然靖难也不会结束的那么快。

对于朱高煦的所作所为,他十分担忧:“你下西洋得罪了江南的这群文人,这些时日江南有不少文人私下非议你,现在又得罪这群武官,再加上……”

郭英说着说着看向了国防大学那高达三丈的混凝土大门,在那里站着五军都督府的都督们,也站着朱棣,更站着都留在京城的所有藩王。

藩王们之所以出现在这里,是因为想要从朱棣口中得知自己什么时候可以返回封地。

“他们?”

朱高煦顺着郭英的目光看向了诸藩,一直隐晦看向这边的许多藩王撤回了目光。

“今日一早,诸藩不知道从哪里得来了消息,说是你准备改封诸藩。”

“你与我说说,这件事是不是真的?”

郭英紧张的看着朱高煦,朱高煦却没有遮掩,直接颔首:“我确实是这么想的,但父亲不愿意。”

“你……”郭英一时间居然不知道该怎么说朱高煦了,他不懂朱高煦为什么要树立那么多的敌人。

“这件事岳祖父不用担心,您好好在大学里当您的院长便是。”

朱高煦安抚了一声郭英,随后便笑着抬了抬下巴:“学子都进入学校了,您也该进去了。”

“你……你自己好自为之吧,武官那边我能帮你,但其它的只能靠你自己了。”

叹了一声气,郭英转身走向了大学的方向。

瞧着他离开的背影,朱高煦的笑容也渐渐隐没,最后只剩下一张冷脸。

亦失哈出现在了他的身后,听到脚步声的他便冷声开口:“去问问胡纶,事情查清楚没有,到底是谁传出的这消息。”

“是!”

亦失哈脸色也不好看,他们也是今早才从胡纶那里得知的这件事,并且胡纶已经在查案了。

不止是他们,就连朱棣也在查这件事,不过为了安抚诸藩,朱棣依旧表现平常,好似事情没有发生一般。

“陛下,不知臣弟什么时候可以返回开封……”

看着关闭的大学铁门,周王朱橚小心翼翼的询问起了朱棣。

朱棣闻言脸上依旧憨厚笑着:“老五是觉得南京不舒服?”

“不不不……”朱橚连忙否认,并解释道:“臣弟只是忙着回去照顾花草果树罢了。”

“那就多待些时日,反正周王府的那些农学儒生在帮你照顾。”朱棣拉起朱橚的手,和善的拍了拍。

朱橚见状,便也不敢继续询问下去。

诸藩见朱橚都得不到答案,纷纷露出失望和担忧的神色。

见此情况,朱棣只觉得胸中有火焰在燃烧,但自己却依旧得伪装表情。

扫视了众人一眼,他缓缓收起笑脸:“既然兄弟们都在,那今日俺便把事情与你们说开吧。”

诸藩改封这件事已经困扰了朱棣近一年,眼看有人想要利用这件事来作妖,他便准备将计就计,直接把这件事定下来。

不等诸藩反应,朱棣便转头看向了王彦:“去召太子、汉王和赵王前往鸡鸣寺,俺们一家子在那边议事。”

“奴婢领谕……”王彦心里一紧,随后便前去传消息了。

不多时,忐忑的诸藩便纷纷乘上象辂,跟随朱棣的大辂,向着内城踏上返程。

一个时辰过去,他们进入了内城,并抵达了鸡鸣寺。

得了朱棣的授意,王彦早就派人将鸡鸣寺团团包围,以此保护天子与诸藩的安全。

在朱棣的召集下,不管成年不成年,所有在京藩王都抵达了鸡鸣寺,而鸡鸣寺的佛堂也被姚广孝准备好。

很快,朱棣与朱高煦先后走了进去,朱棣先坐下后,朱高煦站在他的身旁。

不多时,除了在外的秦、晋、楚、庆、蜀、宁等六王没有到,其余十七位在京藩王走了进来,其中有的是朱元璋的儿子,也有朱元璋的孙子。

当然,在这其中还有朱文正的孙子,如今的靖江郡王朱赞仪。

整整十七位藩王入座佛堂,除了朱高炽和朱高燧以外,其余人都小心翼翼。

“老二,当着这么多叔叔兄弟的面,你老老实实将你的想法说出来,不行的俺们再讨论。”

众人落座后,朱棣便让朱高煦直接把改封诸王的事情说出。

朱棣敢这么做,是因为现在的诸藩完全就是案板上的鱼肉。

在宁王站队朱高煦的情况下,天下只有五王拥有兵权,且加起来兵马数量只有六万。

这样的局面下,朱棣开诚布公的与诸藩交流,反而彰显了他的诚意,并且也表示了自己对朱高煦的支持。

有了朱棣的支持,那朱高煦就能对这些叔叔兄弟好好谈谈了。

他走上前一步,由于身材高大且气质凶悍,诸藩都心虚的低下了头,哪怕是朱高炽和朱高燧也目光躲避着,尽量不与朱高煦对视。

“诸位叔叔,王兄王弟,高煦先对你们作揖道个歉……”

朱高煦与众人作揖道歉,朱橚见状连忙起身要扶他:“殿下,您这使不得使不得。”

顺着朱橚的搀扶而起身,朱高煦便开口道:

“朝廷要削藩,这是无可奈何的事情,也是为了诸位叔叔、兄弟日后做打算。”

“不过朝廷的削藩,肯定是在保障诸位叔叔兄弟富贵的前提下进行的,而不是要对诸位叔叔兄弟不利。”

“封地改封一事,也是为了朝廷能更好的治理天下,小子可以承诺,改封之地绝不是什么贫瘠之地。”

说罢,朱高煦开始改封的事情。

在开始前,他便承诺了“秦晋周楚蜀庆”等六王的封地不会动,其次是兰州的肃王封地也不会动。

此外,宁王改封南阳,唐王改封襄阳,伊王改封汉中,鲁王改封嘉定,韩王改封重庆,辽王改封叙州,岷王改封临安,谷王改封曲靖,汉王就藩昆明。

除此之外,赵王就藩长沙,靖江王就藩桂林,安王就藩常德,齐王就藩广州,沈王就藩衡州,代王就藩思恩,郢王就藩郴州。

如此一来,二十三王的封地就被朱高煦给定下了。

其中代王和谷王、岷王三王和汉王朱高炽一起被册封到了偏远的云南和广西。

代王和谷王是因为建文的事情,岷王是因为他毫无背景,而汉王朱高炽则是为了躲太平。

他们四人心知肚明,正欲哭诉,朱高煦却不等他们开口便说道:

“日后藩王的俸禄也做出调整,除了布匹绸缎和香料依旧,庄田则是各自由两千亩到五千亩不等,茶引和盐引废除,俸禄设为亲王一万五千贯,靖江郡王等同亲王,其余郡王、公主则是三千贯,郡主一千五百贯。”

“各王府郡王郡主以下的将军与中尉、县主、郡君、乡君由各王府分发俸禄。”

朱高煦的豪气令诸藩张大了嘴巴,原本想要反驳的想法也收回了肚子里。

按照洪武二十八年,朱元璋更定的宗室俸禄来算,亲王万石,郡王二千石,镇国将军千石,辅国将军、奉国将军、镇国中尉以二百石递减,辅国中尉、奉国中尉以百石递减。

公主及驸马二千石,郡主及仪宾八百石,县主、郡君及仪宾以二百石递减,县君、乡君及仪宾以百石递减,自后为永制。

这其中,亲王的俸禄和盐引如果折色,顶多价值五千贯,郡王一千贯,公主驸马一共一千贯,郡主四百贯。

现在朱高煦一开口,宗室的俸禄基本都翻了三倍。

可以说,这对于诸藩的富贵来说,显得更为重要,唯一的问题就是藩王们需要自己承担自己后世子孙的俸禄。

不过手握一万五千贯的俸禄,加上郡王还有三千贯,若是生下的郡王足够多,那再怎么算也是赚的。

想到这里,诸藩们也不开口了,朱棣见状则是气得差点把胡子拔下几根。

他没想到自家老二出手那么大方,这一开口起码让朝廷不见了四十万贯。

只是他没想到,朱高煦的话还没说完,因为藩王手里还有兵权。

“对于诸王府的护卫,亲王府只能拥有一个护卫,编制五千六百人,军饷每年八贯。”

“这笔军饷由朝廷出,但郡王府的护卫由亲王府自己出,靖江郡王府与亲王府待遇等同。”

朱高煦给足了富贵,接下来就要削护卫的,二十三位藩王原本的护卫数量应该在二十五万左右,但现在被朱高煦限制后仅有十三万不到。

他之所以给他们护卫,主要还是藩王改封后,大部分藩王的封地不太平。

当然,他这一开口,朝廷又得支出一百万贯,算上前面的四十万贯,朝廷对日市舶贸易所得基本消耗殆尽。

不过相比较洪武年间针对藩王和护卫所支出来说,宗室的支出并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了四十余万贯。

其实对于兵权,诸藩现在根本没有心思,毕竟他们的兵权都被朱允炆收走了,能再获得五千六百人的护卫,已经算是意外之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