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建立后,将首都从陕西长安搬到河南洛阳,在国家治理制度和体制上全盘照搬照抄西汉。由于国弱民强、国库空虚、皇权被架空等问题没有得到丝毫解决,因此,东汉经历一百多年的统治后,国家又陷入混乱和动荡之中,农户和工商户普遍破产,官吏、贵族、门阀、豪绅等社会势力囤积社会财富,他们横行天下,鱼肉百姓。
为了解决严酷的社会问题,开辟社会发展的新道路,民间许多修行道教,有济世救民志向的仁人志士,在民间组织社团,推行各种自觉自救的社会改革。
公元168年至171年即东汉灵帝建宁元年,张角伙同他的同胞兄弟张宝、张梁,创立太平道,他们三人都信奉黄老道,黄老道是中国本土宗教道教的前身。
东汉末年张家兄弟三人在创立太平道这个宗教组织之前,他们系统学习了《太平经》,以及当时流行于世的原始的黄老思想。他们得道后,把这种思想化为太平道的教义,并广泛向信徒们宣传。太平道的教义宣称在天上有鬼神监视人们的行为,并根据人们行为的善恶来增加或减少他们的寿命,要求人们多行善事,少做坏事。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张角的太平道发展到中国的许多地方,教徒人数达到了几十万。
有组织和队伍后,张角自立为太平道教主,并教主身份布道和领导太平道,据历史记载,他布道的方式主要是以给人治病和消灾来扩大太平道的影响。
张角还自称“大贤良师”,宣称自己是先觉者,大众觉悟引领者。张角为太平道建立严密组织网络,他把全国信徒按照地区,建立了军政合一的组织“方”,共设三十六方,各方首领称“渠帅”,这个组织网络高效运作在民间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太平道组织遍布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州,他们通过秘密活动,躲过朝廷和官府监管。
随着东汉社会腐败日益严重,社会动荡,民不聊生,太平道组织建设到位后,张角马上领导太平道起义,提出了“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企图一举推翻东汉王朝。
由于东汉朝廷仍然具有平叛力量,随后起义军被残酷镇压,从此太平道在中国基本上销声匿迹了。
在太平道创立及活动时代,还活动着一个以天下为公为己任,创建平等自由社会为宗旨的宗教组织即五斗米教,又称正一教和天师道。
东汉永和六年即公元141年,五斗米道创始人张道陵著作道书24篇,自称“太清玄元”,收徒设教,建立道教基层组织,入道者,须纳五斗米,因此称该道为“五斗米道”。
东汉汉安元年即公元142年年,张道陵托言太上老君亲降,授“三天正法”,命其为“天师”;同年又授“正一科术要道法文”,“正一盟威妙经”,命其为“三天法师正一真人”。又托言太上老君于汉安帝二年下二十四治(布化行道的地区机构):上八治,中八治,下八治,嘱天师张道陵奉行布化。
随后,张道陵在巴蜀地区建立起二十四个宗教活动中心,即二十四治。进而组织内设立祭酒,分领其户,有如宰守。从这时起,道教开始有了正规教团组织“正一盟威道”,后世也称之为“天师道”。
张道陵去世后,他的孙子张鲁在曹操远征巴蜀时受其官职封赏,并让张鲁跟随自己到了内地,曹操将张鲁和天师道徒几万户安置于长安、洛阳、邺城等地。随后,天师道始在中国内地传播,汉朝很多贵族加入天师道,如王羲之,祖辈从汉魏之际即信仰五斗米道。
五斗米道是第一个在中国和世界范围内,成功建立和运作公有制和太平社会的宗教组织。随后,太平道和五斗米道深刻影响中国社会的发展,同时它们走出国门,跟随中国西迁的人民,影响西方社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