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维春持否定意见,他认为:“在第四旅还没有训练完成的时候,就送他们去打仗,是不负责任的,毕竟我们讨论的是士兵们的生命和千万个家庭的幸福。同样,让一支随时可能惹麻烦的部队上战场,更是对我们在故土的同胞们的不负责。我们一开始正是害怕外籍旅恶劣的纪律可能酿成大祸,才最终确定不派外籍旅到清国战场上去,现在让第四旅出战,也跟外籍旅没有什么本质区别。”
薛岳却道:“我觉得,第四旅虽然还有一些小毛病,但是他们毕竟已经组成了四个月,我相信我们唐军的训练体系,四个月已经足以让这些士兵拥有一点理智和纪律,加强监管自然也是必须的,不过我不觉得他们会辜负我们。”
赵大岭挥了挥手,阻止了众人的争议,说道:“第四旅不能那么快出战,不过我们确实用得上他们,国防部开始着手将第四旅调往札幌,我们至多还可以给第四旅三个月的时间,到时候国防部要做一份全面地考察报告,如果考察过关,我们便投入第四旅,不过关就再想办法。清国战场上,江南地区我们看来不得不稍稍延后一下了,天地会武装的威胁正在增大。我希望,远总指抽调雪豹团和第三旅一个团的兵力,赶往广东参战。胡发奎那边的婆罗洲卫戍军战备状态也不低,让他直接从婆罗洲出发,与雪豹团他们汇合。这样,我们先期投入四千多人,足以使用。”
身为婆罗洲总督的胡发奎,当然是脑袋很灵活的人,他训练自己的婆罗洲卫戍军,其实也有参与到故土战争的想法,所以在白南出兵之后,胡发奎就将卫戍军的战备状态提升至了最高。婆罗洲居民也执行的是大民兵预备役化的战略,这次胡发奎甚至已经开始为民兵调集武器,做好穷婆罗洲之力,也要打好这一仗的准备。
胡发奎的念头是很明确的,那就是婆罗洲只是他一个起步的平台,唐清战争可能是十年内大唐进行的最大规模战争。说的严重一点,很像是另一位面中的中日甲午战争。庞大的清帝国人口众多而富有,但国力无法集中、腐败丛生、军队疲弱,而大唐几乎是以赌国运的方式倾巢而动。大唐有多少兵力,基本上都派出来了。也不管这场战争对正常的生产生活有着怎样的影响,一味地扩军、添置武器、准备补给。
不过跟甲午战争中的日本不太一样,大唐没有勒紧裤腰带,让国民饿着肚子、老婆卖身地支持国家,实际上日本在赢得甲午战争之后,获得的巨额赔款也没有反哺给奉献了一切的基层民众,却是继续买兵舰、又打了一场日俄战争,搜刮着海外殖民地和其他利益。在明治之后到1945年之前的日本,旧贵族、财阀透支了全民的血汗,所有的利益几乎都被他们得到,用来喂养下层民众的,只有大日本帝国的荣光和对天皇的忠心报效。可以说,旧贵族、财阀阶层无耻地用日本劳苦大众换来了自己的肥美生活。所以在日后,日本国内对于这种状态的反思是极多的,只不过大部分日本人没有抓住事情的本质,将事情归咎于战争,而罪魁祸首却在战后被美国爸爸赦免,继续用经济和日元统治了所有日本人。
虽然暂时大唐这边的情况还没有确定,但毫无疑问,这场战争的红利将惠及整个大唐,甚至整个中华民族。新的国家将在这场血火战争中孕育,苦难之后将到来的是复兴。胡发奎作为年轻一辈的政治生物,是对此一清二楚的。所以他不惜在需要的时候,让自己海外领的所有能战的士兵走上战场。
婆罗洲的移民几乎百分之九十九都是广东籍,为了鼓励他们,胡发奎甚至开了空头支票,参与战争的士兵在广东的家人,能够分得家乡的田地,家族内优秀者可以直接选拔成为公务员,经济政治利益都给到了。胡发奎足够聪明,他知道自己开出的哪些条件,国内会认下来,即便现在是开空头支票,他也有足够信心。
于是,情况就是当国防部的调令发到坤甸的时候,胡发奎表示,如果远总指能够向他提供足够的武器和补给,他能够拉起一万人的队伍。这让国防部吃了一个大惊吓。
婆罗洲在籍的居民,大约有五万人,以青壮年男性占据绝对比例,所以胡发奎存在征兵上的优势。另一方面,越南阮福映打回南部之后,西山朝的败兵和难民很多也都被送到婆罗洲了,胡发奎虽然并不信任这些越南人,但是把他们当成炮灰也是没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