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0.第310章 304 天津条约(2 / 2)

北美大唐 白面黑厮 1598 字 4个月前

所谓的有义务维持清国的领土主权完整,实际上是打了一剂预防针,现在清国的每一寸土地,未来都是大唐的,如果没有这个盟约的存在,那么看出清国虚弱的西方列强,谁都想上来咬一口,怀有异心的那些边疆分裂势力,也都可能带来各种麻烦。有了这个盟约,大唐就具备干涉的合法性,避免自己未来丢失哪怕一寸的土地。

而至于看上去像是白送的一百万公吨的粮食,这个是白送没有错,但是考虑到实际状况,由于珈州农业的不断开发,农业机械化、新农业技术的采用,使得大唐共和国生产出了自己远远无法消费掉的粮食。仓储甚至也无法解决这些问题了,因为存得多,每年大唐农业产量都在翻着番地增长。即便大唐不断拓展着粮食的海外市场,并成为了新西班牙殖民地最主要的粮食供应者,可是大量的粮食出产仍旧是个麻烦。由于本土移民不断增多,农业部也绝不敢进行任何农业减产,所以,大唐粮食出口下一个目标地就是清国市场了。

即便加上了横跨太平洋的运费,大唐粮价也远比清国粮价便宜。加上由于清国的动乱,粮食出产面临很多问题,这一百万吨粮食可以说是清国的救命粮,能够避免成千上万的人饿死。大唐当然不想饿死百姓,他们最好的出路当然是拿着救命粮然后登船出洋移民。

另外一个重大企图是,通过大批的粮食涌入清国市场,唐人可以扰乱整个清国的粮食出产和交易。由于唐粮的主要代理商实际上是少数官商、皇商,他们自然可以拿着更便宜的粮食大赚特赚,而无力竞争的本土小农则面对破产。破产后他们或者成为城市手工业者,或者选择出洋移民。当然他们也可能把愤恨发泄给那些垄断的官商和官府,继续积累民间对于清政府的仇恨,一举多得。

类似的手段不胜枚举,有些明白地出现在《天津条约》中,能够推敲出来,有些则是后续施行的。杜鹃计划的后期核心理念就是,将清廷立在最前面吸引各种火力,不断地激化社会矛盾和引发社会变革,而大唐暗度陈仓,一面收割利益,一面为新社会的行成铺路。这些东西不止是白南一个人的贡献,国内聪明人很多,大家想到了很多方面。要说鞑清也是悲催,被那么多坏人算计。

白南的阶段性任务已经完成,他将在年底返回国内述职,同时参加1780年的内阁换届。新一届的内阁中也不会有他,他也不会在国内久呆,之后会直接前往上海,担任首任“大唐共和国中华联合特区总督”。他这个总督辖地不如婆罗洲,不如固威领,甚至还不如夏威夷王国,不过级别上他远超普通总督,直接到了副国级。

薛岳也会返国,不过他这次估计会一步登天,接任国防部长了。广东代省长的职责会交给胡发奎,胡发奎卸任婆罗洲总督,国内将派文官黄贤接任。

北方战区将交给朱庭负责,并逐步开始撤军。虽然国泰和混元教仍需要平定,但是远总指判定他们基本上不可能闹出什么更大的乱子了。武卫军已经基本获得了战斗力,配合唐军有关部队,将在冬季和来年春季先后发动对国泰和混元教的攻势。届时大唐显然对国泰和混元教的战俘和乱民们进行改造,然后送去移民。

战事基本终结后,荡寇团将是第一批回国的部队,神武团交卸了长城防线的防务之后,也将返国。猛虎团和昭烈团、骁骑团将继续驻扎,一部分屯驻塘沽,不过更多会驻扎在京津地区。以后在北方唐军会维持三千多人的正规军力,同时维持好武卫军。

上海特区将驻扎有唐军龙骧团,以及第四旅一个步兵团,海军将建立陆战队第三团,在此驻扎,同时海军西太平洋舰队的总部,也将建在申城。武毅军也将在江南地区进行组建。

由于广东是代管状态,所以需要更多的兵力,暂时还会维持现有的兵力规模,甚至胡发奎还会拿本地兵源扩充婆罗洲军,不出意外的话,国防部将会将婆罗洲军改编为陆军的第五至第七旅,规模扩大的话可能还有第八旅和第九旅。婆罗洲军基本上都是广东客家人,所以他们在广东驻守,反而比在婆罗洲更加亲切。

大唐代管广东一年后,清政府即使回归,对当地的控制力也会急剧下滑,而且唐军将会驻扎在当地地区,所以从本地获取兵源也是很保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