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不提福康安的忧国之心,早前出发的武毅军第三旅,由大唐海军的运输舰承载,经过多日的航行,已经来到了大唐三佛齐海外领首府新加坡。马来半岛大唐入手也已经多年了,原本在半岛上的柔佛苏丹国之流,都已经被基本覆灭了。大唐对于绿教势力一直是比较排斥的,虽然明面上并无这样的政策和表述,但是在东南亚地区,大唐基本上是不经过任何知会和谈判,也不绥靖任何的当地苏丹国,直接对其实施灭亡。
同时大唐还对绿教的存在进行了限制,比如封锁了一些圆顶寺,同时禁止在公开场合进行宗教活动(大唐国内也是这样的规定)。这必然招致了一些当地人的反抗,不过充当大唐尖刀的德意志佣兵们丝毫没有心慈手软的打算,在马来半岛、巽他群岛上杀了一个人头滚滚。另一方面,则是大唐海外领政府笼络一批比较世俗的当地力量,赋予他们一定的经济和政治的权力,甚至一些当地贵族直接扔掉了头上的小白帽,否认了自己的宗教身份,同时为了夺取其他绿教徒的土地和财产,他们反而冲的更加靠前。
就在这样合作有果子吃,对抗就是杀戮的氛围下,三佛齐海外领等地区绿教势力大跌,而唐人也利用当地人之间的矛盾,以及自己无与伦比的武力,在当地稳稳立足。除了从一个荒芜海岛上建立起的新加坡,三佛齐半岛上原有的一些城市也都由唐人的市长跟当地势力共同治理。驻扎在当地的德意志兵团,令当地人闻风丧胆,根本不敢造次。
作为三佛齐海外领的首府,新加坡与在大陆的上海和香港一样,是一个非常年轻的城市。唐人抢在英国人和荷兰人之前占据此地,投入的精力并不如上海这般大,不过由于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还是发展不错。比起上海已有魔都之姿,新加坡就有些格局略小,七八年的光阴过去,这里不负所望地成为了连接两大洋的贸易枢纽,不过也仅此而已了。
魔都有着百万人口,年贸易总额数亿唐元,而新加坡则差了不止一筹了。这里已经成为欧洲往东亚贸易的重要港口,不过与大唐贸易,在1784年之后已经开始侧重跨大西洋两岸的贸易路线了。这是因为大唐北美铁路竣工之后,大量商品可以从大唐西海岸三州直接经铁路运送到彭州的新首府瓯良市(新奥尔良)。大唐在大西洋也组建了商船船团,可以进行对欧洲的贸易,而欧洲商人来墨西哥湾沿岸贸易路程更短,成本更低。也是凭借着与欧洲的贸易,这几年大唐东南三州的发展速度非常快。也与大唐开始不断地通过铁路将移民输入东南三州有关。
即便欧洲人可以从大西洋航线更容易地获得大唐的商品,但是一些来自亚洲的产品仍旧免不了要经过马六甲航线,比如说欧洲人需要的大宗商品,茶叶和丝绸。这两种商品在经过大唐的产业联盟整合之后,已经基本控制在了唐人手中,两年前唐人就利用天候为借口,涨了一波价格,收割了欧洲人不小的一笔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