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9章 预兆(2 / 2)

骠骑大将军 四关 1698 字 4个月前

看着高高如山的奏章,刘彻的脑袋疼的不行。书院招了一群白丁的事情刚结束,又弄了这么一处。揉着太阳穴,问刘吉庆:“你说,这苏任到底要干啥?他就不能提前和朕说明一下,这么多御史弹劾他,让朕如何处置?”

刘吉庆一声不吭,面无表情。刘彻真的生气了:“去,把苏任找来,朕要亲自问问他!”

“陛下,当初你和苏先生有约在先,三年不会召他回来!”

“滚!”一本竹简砸了过来,刘吉庆没躲,结结实实的挨了一下:“朕是天子,想怎么样就怎么样!还不快去!”

刘吉庆依然没动:“那是以陛下的名义还是以朝廷的名义?苏先生如今只是平民,若要面君需先到太常处研礼一月,再由丞相派人讲宫中规矩,最后才能进宫,这么算来,陛下要见苏先生也得等两月以后。”

刘彻无语了,看着刘吉庆,冷笑道:“他不来,朕去行吗?备马!这一次再搞的和上次一样,朕就把你打发到谒庭去!”

一走出长安,刘彻便目瞪口呆了。三月原本是个万物复苏的季节,可长安城外竟然光秃秃的。庄稼地里稀稀拉拉的嫩苗被太阳晒的耷拉着脑袋。尽管农人们奋力抢救,但任谁看了那些庄稼苗都会认为没有救活的希望。官道两边的树木也好不到那里去,本该发出的嫩芽一个都不见。走进了才发现,是人摘走了。

“这是怎么回事?”刘彻不解。长安的旱情他也知道,可没想到竟然如此严重。

越往前干旱带来的问题越严重。大汉朝的时候,八水绕长安那种碧波万里的情况还没有形成,城西的沣河、涝河,城东的浐河、灞河离城都很远,水量也没有现在那么大。充其量和个小水沟差不多,如今已经干涸。就连城北的渭河水位都降了不止一尺,露出怪石嶙峋的河床。

进入终南之后,这里相对好一点。靠近秦岭,山里面流出来的些许溪水还能灌溉些田地,让刘彻的心情好了一点。楼观台所处的位置正好是一处山坳,本就有一条小河流淌,在建书院之前,苏任又挖了几口水井,一千多人的吃喝拉撒不成问题。

顶着大太阳纵马跑了一上午,钻进苏任房间之后顾不上刘吉庆惊讶的眼睛,提着苏任的茶壶就往嘴里灌。清凉甘甜的泉水顺着嗓子眼流淌进胃里,才将刘彻烦躁的情绪压了下去。

舌尖上的冰凉让刘彻一愣:“怎么?去年冬天你还窖冰了?”

苏任笑着摇摇头:“我这里是书院不是皇宫,没有那个心思和地方,冰块是几个方士学生弄出来的,我就提供了一点建议。”

“哦?如此炎热的天气还能造出冰来?”

“造冰和天气无关,只要一把硝石就行,若陛下需要买了他们的方子就是。”

“你可真是奸商,不想着献给朕,老想着让朕掏钱,这可不是为臣之道。”

说了两句闲话,刘吉庆已经去找那几个方士学生套制冰的方子。刘彻也将全身的燥热去除,一边喝着水一边对苏任道:“看你在这里逍遥,可知几乎所有御史已经把你告了!”

“御史们那是闲的没事,有这时间该关心一下三辅的旱情才是正事。”

“说起旱情朕就得说你两句,如今旱情严重,你怎么和盩厔县令勾结起来坑害百姓?”

苏任笑道:“这话从何说起?那些家禽都是送给百姓的,为了不让他们宰了吃肉,才弄出二百钱这个事,好好的事情到了那些御史嘴里就变成了勾结,这罪名我可不认。”

“都是你上次收购的家禽?”

“正是!”

“那你可和朕说说,你到底想干什么?”

“哦……!”苏任看着刘彻:“陛下跑了这么远的路就是为了此事吧?行,那就给您说说。”

两个人在房间里谈论了一下午,不让任何人打扰。当刘彻从苏任房中出来的时候,满脸的阴云早就不见了踪影,换上的是笑容。刘吉庆并没感到奇怪,但凡皇帝有什么问题,和苏任谈谈心情就会好很多,他已经见怪不怪了。

凑到刘彻身边,将一张纸交给刘彻:“陛下,制冰的方子老奴已经拿到,从今往后宫里再也不用窖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