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节 杨举人的野望(1 / 2)

临高启明 吹牛者 1615 字 4个月前

在伯父的这番“教导”下,这杨二车当官很是清廉,从不克扣部下的粮饷――不但不克扣,有时候部属有了急难事,还自掏腰包帮忙。不但手下的几十个兵丁对他感恩戴德,营中也结交了不少“兄弟”。上阵的时候颇肯为他卖命。平日里又肯花钱奉承上官,几年下来,竟成了营里的上下交口襄赞的能员。要不是澳洲人打过来,原是要升任哨总的。

有了情面,诸事好办。肇庆营中的火炮、鸟铳、火药之类的军器,陆陆续续的便被他蚂蚁搬家似的弄回了家,到得后来胆子大了,连朝廷严禁民间私有的铠甲都被他弄个些回去。

杨老爷这边也没闲着,修寨子,搞联保,打造兵器。四会原就不是什么太平地方,立寨练勇的风气很浓,杨老爷因为乡勇装备好,又有个当武官的侄儿,邻近各村大户们都巴结他,把他推为周边各村联保之首,俨然成了四会一霸。

朱鸣夏进攻肇庆的战斗中,杨二车的人马还没有和髡贼交手就炮击艇上的臼炮一个覆盖射击,稀里糊涂地溃退下来,连死带跑路的损折了几十号人。杨二车见识到髡贼的厉害,再也不敢去拿老本去拼杀。他知道肇庆危在旦夕,便趁着战局混乱,带着本部人马又收容了不少溃兵,在城里打劫了几家商铺大户,带着细软和兵器一路逃回了四会。

虽说回来得丢盔弃甲煞是狼狈,但是他带回来二百多号精兵,几十套铠甲和许多兵器,杨家的乡勇顿时声势大振。

声势大振自是不假,但是平白多了两百多口“精兵”也不是靠给碗饭吃便能打发的,丘八们虽然眼下对杨二车“感恩戴德”,但是几个月没军饷,翻脸把这杨家庄屠了也不稀罕。

杨二车颇为紧张,赶紧找伯父商量

杨举人是饱读诗书的读书人,深知这乱世有兵便是草头王。他遍洒请柬,在本庄大会各村镇的缙绅、大户和宗族耆老,商谈“对策”。

乱世里人心惶惶,有人肯出头,自然大家求之不得,何况杨景辉还有个举人功名在身。请柬一出,当下本乡十几个土著村子都派人来了。

杨景辉叫杨二车带着乡勇“盛具甲械”,列队在庄前,又把这侄儿从肇庆弄来的大炮一一陈列,一番扬武耀威之后,杨景辉便毫无悬念的成为本乡的团练局首领。各村都摊派了钱粮。算下来,不但养兵绰绰有余,还赚了不少。

“伯父真乃高人!”杨二车心悦诚服。

“呵呵,”杨景辉捻须而笑,“自古有粮就有兵,有兵就有粮。若是太平光景,这些兵丁便是祸害,眼下却是本钱,只要咱们用好了这本钱,不但能保得这一片地方太平,还能赚翻倍的利!咱们只要顺应时势,多挣些家当守住这一亩三分地,将来不管谁来当皇帝,这副好家当总是跑不了的。”

杨景辉的算盘不算坏,也算是摸清了朝代更迭的基本规律。很快,随着大明统治的崩溃,县内的社会秩序开始混乱:土匪横行,瑶民造乱,土客相斗,一时间闹得不可开交。杨景辉便趁着这个乱局“时势造英雄”起来。杨二车这个侄子按照他的意思“东征西讨”,先是破了当年和杨家庄争水的村子,杀了百十号村民,将其土地房舍细软全部吞入囊中;接着又打了几个“不听号令”的邻近村落,强迫他们都缴纳钱粮。至于当初与杨家庄争地争山场的几个村子,如今也十分的“识相”,乖乖的把地契交了出来。

虽说本地的村落,稍有规模的都编练有乡勇,但是人数既少,武器也不能和杨家庄乡勇相比,更别说他们还有两百多战兵组成的核心和各种火器。打一仗胜一仗,各处村落望风披靡。

在这一系列的“东征西讨”中,杨家庄乡勇也灭了若干本地作乱的小股土匪,吞并扩大了势力,还夺取了一处山寨。杨景辉觉得自家在平原上的庄子不甚安全,便打算以此为巢穴立个新寨子。

没到一个月,杨家庄便“威名远扬”,特别是杨二车带着带着团勇到得石涧镇,强迫镇上的商户拿出数百两银子外加几百匹布匹、几百石粮食和许多细软来“犒劳”之后,县内不少“好汉”纷纷来投,杨家寨乡勇扩充到八百多人,俨然是县内的一股大势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