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宗伯钱谦益坚持十多年秘密反清,为的真不是什么复明,而是为了死后不带着脑后那根丑陋的辫子去见列祖列宗!
而在十多年前,同样为了不带这根丑陋的辫子去见祖宗,江南数百万军民奋起抗击暴满,最终落个“活人不及死人香!”
十万人同心死义,留大明三百里江山!
清军占领南京活捉弘光帝以后,派出使者招抚南直隶各府县,绝大多数地方都慑于清朝兵威,纳土投降。这刻,包括钱谦益在内的所有人,都只以为这只是一次寻常的改朝换代,哪怕满州人入主中原,坐了汉家江山,但总不会想要彻底断绝汉人的传承。然而,事实却是北京的满州人真的想要汉人不但亡国更要灭种,使汉人不知祖先之文明,不知衣冠之传承,只知做唯唯一顺奴!
江南的士绅军民觉醒了,不甘死后无颜见祖宗的他们奋起反抗,首先高举义旗的是常州府属的一个小小县城江阴县。
弘光政权迅速瓦解后,江阴的明朝知县林之骥解印去职,清廷委派的知县方亨上任后遵照清廷法令张贴布告叫百姓剃发。闰六月初一日,生员许用等人在孔庙明伦堂集会,一致决定:“头可断,发决不可剃也。”正在这时,常州府发来严令剃发的文书,其中有“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话。方亨叫书吏把府文写成布告张贴,书吏写到这句话时,义愤填膺,把笔扔到地上说:“就死也罢!”
消息很快传遍全城,绅民百姓鼎沸起来。方亨见士民不从,秘密报告常州府请上司派兵多杀树威。这封密信被义民搜获,于是在初二日把方亨等逮捕,推典史陈明遇为首,以“大明中兴”为旗号,自称江阴义民正式反清。陈明遇虽然胸怀忠肝义胆,却感到自己缺乏军事组织才能,在他推荐下,江阴士民把乡居的原任典史(弘光时调升广东英德县主簿,未赴任)阎应元迎接入城担负守城重任。
江阴百姓抗清的消息传开以后,清常州知府宗灏派兵丁三百人赶来镇压,闰六月初五日被江阴义民歼灭于秦望山下。清军统帅多铎见江阴蕞尔小城竟敢于抗命,派降将刘良佐领兵来攻。刘良佐部兵数万自闰六月下旬包围江阴县城,屡攻不利,一再派使者用弓箭射书信入城招降,甚至亲自来到城下现身说法,要阎应元投降。
应元在城头痛斥良佐的背叛明朝,他道:“有降将军,无降典史!”
刘良佐无言可对。多铎先派恭顺王孔有德率所部兵协攻,接着又派贝勒博洛和贝勒尼堪带领满洲兵携红衣大炮前往攻城。博洛来到江阴城下,认为刘良佐曾任明朝伯爵,手握重兵,却连一个江阴县城也攻不下来,打了他一顿板子。刘良佐惭恨不已,督促部下拚命攻城。
阎应元、陈明遇鼓励城乡义勇扼守危城,多次派徽商程璧等人出城联络各地义师来援,却始终没有得到江浙救兵。坚持到八月二十一日,清军集中大炮轰击城东北角,城墙崩塌,清军蜂拥而上,江阴失守。陈明遇巷战而死,阎应元负伤后投湖,被清军从水中拖出,不屈遇害。清军随后屠城,杀戮一空,其逃出城门践溺死者,妇女、婴孩无算。清军屠城至二十三日午后才出榜安民,城内百姓仅剩大小五十三人而已。
在福州继统的隆武皇帝听说泾县和江阴百姓坚贞不屈抗清事迹后,深为感动,道:“吾家子孙即遇此二县之人,虽三尺童子亦当怜而敬之。”
江阴百姓抗清同时,嘉定县民也因清政府强迫剃发起兵。弘光朝廷覆亡后,六月十四日嘉定已经沦入清方之手,二十四日清朝委任的知县张维熙上任。闰六月十二日颁布剃发令,嘉定百姓愤愤不平,拒不从命。有人征询著名乡绅侯峒曾(天启五年进士,弘光时任通政司左通政使)的意见。侯峒曾毅然回答:“闻徐太史汧护发自裁,何不奋义?即不可为,乃与城存亡,未晚也。”
十七日侯峒曾带领两个儿子侯玄演、侯玄洁,进士黄淳耀及其弟黄渊耀入城倡义反清复明。他们同当地士绅会议后,决定率领百姓上城画地而守,城上树立白旗,大书“嘉定恢剿义师”。
嘉定绅民起义反清后,清军立即领兵来攻。侯峒曾、黄淳耀等人想借用城外乡兵扼阻清兵。可是,四乡乡兵都是临时组织起来的农民,根本没有作战经验,人数虽多,却难以同正规清军作战。七月初一日,会兵砖桥东,不下十余万人,排挤拥塞,纷呶如聚蚊,多适为累。清兵每战必分左、右翼;乡兵不识阵势,呼为蟹螯阵。每发挑战,多不过十余骑,皆散落不集一处。诸乡兵遥见兵出,拥挤益甚,手臂摩戛,轧轧作声。双方才一交锋,乡兵就不战自溃,走者不知所为,相蹈藉而死,许多人被挤入河中淹死,尸骸乱下,一望无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