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原本的二战历史上,日本海军的大西泷治郎中将在1944年10月首次提出了“一机换一舰”的神风特攻。企图用疯狂的自杀战术来挽回日本军国主义的必败前景。
而在这个时空,日本军国主义的老朋友赫斯曼帝国元帅虽然一再倡议日本发动神风攻击,也一度得到了响应。但是这种自杀战术却很快因为日本在太平洋战场上的节节胜利而被抛弃。
可是到了1943年9月,另外一种形式的“神风战术”却出现在了美国海军的作战行动中——美国人不是用飞机换军舰,而是反其道而行,用军舰换飞机!
一舰换一机当然是不行的,土豪也不能这样败家,不过一艘非主力舰能换个十机八机的,尼米兹和斯普鲁恩斯就非常满意了。
在圣诞岛战役发起前,尼米兹和斯普鲁恩斯制定“猎手”方案的时候,就订下了一个军舰换飞机的指标——一艘护航航母(不包括上面的舰载机)换10架日本飞机就不亏了,一条轻载排水量1500吨的防空型登陆舰(用坦克登陆舰改装)换3架日本飞机就算出本,一艘标准排水量2100吨的弗莱彻级驱逐舰需要换取6架日本飞机……
至于1365架F4U和F6F相对日本飞机(各种飞机打总账)的交换比,尼米兹和斯普鲁恩斯希望可以达到1:1。
而双方燃料的消耗比,美国土豪愿意吃大亏,用3吨油的消耗换取日本人1吨油的消耗也肯干。
夏威夷时间,1943年9月26日下午,圣诞岛以东太平洋战场上,正在上演一幅最壮丽的战争画面。数百架战机在天空中上下翻飞,相互追逐,不时有飞机中弹,拖着长长的青黑色烟柱向海面栽去。有时会有一朵伞花绽放在坠落飞机附近的天空中,有时候则是人机同亡!
如果细心一些观察的话,就会发现空中的格斗明显分成了高低两个空域。
在6000米-8000米的高空中,美国的F4U和日本的疾风展开了厮杀。F4U的航速明显超过疾风,F4U可以在6000米高度飞出668公里/小时,而疾风在同样的高度上最快只能飞出600公里/小时。
这个速度比历史上的疾风战斗机还要慢一些,这是因为使用了德国提供的散热技术,使得Ha-45(誉21)式发动机的重量增加了不少,而同时日本想要获得耐高温合金技术的请求又被英国和德国拒绝。
可以抄袭的技术德国都愿意输出给日本,无法抄袭的技术那就不能轻易提供了。因此日本的中岛公司实际上是用增加重量、牺牲性能的方法解决了18缸气冷发动机的可靠性(之前容易起火,飞着飞着就见到天照大神了)难题。
除了最大平飞速度不如人意之外,疾风战斗机的高空性能也让人失望。这也是由于Ha-45(誉)发动机的性能不佳造成的。Ha-45(誉)发动机在6000米高度上的输出功率只有1300马力,如果再向上爬升,发动机功率还会迅速下降。
这其实是日本人追求“全能战斗机”的后果。日本的战斗机设计思路和德国不一样,德国追求的是“空域优势”,而且偏重高空。
而日本追求的是全能型战机,要求在各个空域都具有良好性能,同时又偏重中低空格斗性能。因此他们没有给Ha-45(誉)发动机安装上大功率的增压器(大功率的多级增压器很重,在中低空又没有用处),结果就造成了Ha-45在高空动力不足。
因此在6000-8000米的高空,它是很难对抗使用“一击即离”战术的F4U战斗机的。而这款战机如果下到中低空,那它的性能连零式52都不如。
所以在今天的空战中,疾风就负责在中高空对方F4U,零式52就在中低空对抗F6F。
不过日本海军的零式52也和陆军的疾风犯了同一个错误——追求全空域优势,而不是如德国的福克零式D那样全力以赴提升低空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