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2章 加封李超(2 / 2)

唐朝好地主 木子蓝色 1687 字 4个月前

形势越来越严重。

但这些也早在朝廷的预料之中,若是在以往,这样严重的灾情,各地早就爆发更严重的动乱了。

但今年,直到现在,情况都还一直在朝廷的控制范围之内,饿死的人也极少数,抢劫的饥民也不多。

虽说如此,可李世民看着这些报告,依然还是皱眉不已。

“朕做的还不够,朝廷做的还不够!”李世民拍着桌子红着眼睛叹道。

房玄龄直言不讳,“陛下,朝廷已经做的非常不错了,大业年间的几次灾害,规模并不比这次的严重,但每次都形成了流民潮,甚至引发饥民暴乱,形成流匪洗劫州县。而如今的情况,虽然也在死人,也有乱象,但这些是无法完全杜绝的,我们要看到的是在朝廷的努力下,我们取得的重大成就。”

杜如晦也支持房玄龄的看法。

太过强求也没有用,要看到现实,现实是朝廷做的已经足够好了,本就开国之初,还是久乱之后,遇到哪些大灾,朝廷能做到这一步,非常的不容易了。

“幸亏有李相的远见卓识和救灾办法,要不然,我们绝不可能做到如今这一步的。陛下,臣以为,眼下如此重要的时候,李相留在武当山,那是浪费人才。文远是朝廷宰相,又是户部尚书,还是汉京营造使,是山南道的宣抚使、大都督还是襄州府尹、邓州刺史,这个时候,处处需要李相啊,陛下当立即召李相回襄阳,让他来主持。”

宇文士及和高士廉、杨恭仁三位宰相也一至同意。

“救灾赈济,李相的条例策略最为见效,陛下不能放着这样的救时宰相不用啊!”

李世民听到李超的名字,不吭声。

“如今局势,朕不以为叫李超来,他就能有更好的办法。”

房玄龄很不客气的反驳,“如今朝廷的这些救灾策略,还都是李相所制订的,陛下怎么能说李相没有更好的办法呢。”

李世民接不上话。

“陛下,臣听说太子的伤势大有好转,还是应当派人去把太子接回襄阳,这边养伤肯定更方便些。太子回来了,李相也可以抽出空来,一起处置这些要务。”

宰相们对于皇帝这段时间有意冷落李超,把堂堂宰相扔到了武当山陪太子,不让他来主持这边的事务,很不满。

太子受伤,又不是李超的责任。

李世民被一群宰相们顶在那里,很无奈。

细想想,有李超在朝中的时候,很多事情他确实总能想到好的解决办法,就跟宰相们说的一样,若不是李超提前预警这次大灾,又早早制定出这个防灾救灾的策略,这次的灾情后果可能要严重的多。

“好吧,朕马上派人去接太子回襄阳,也让李超回来继续主持汉京营造和山南的救灾事务。”

救时宰相。

李世民心里念叨着一众宰相们对李超的这个新称呼,不由的叹气。这个李三,他现在是又爱又恨了。

说完李超,李世民跟宰相们商议对于那些各地大胆抢劫做案的流民的处置办法。

“陛下,乱世当用重典,臣以为,不能纵容。对这些人,必须派兵搜捕,抓到一个就处置一个,还要公开处决,以正效优。”高士廉是老派的人,他眼里容不得这些做反的人,不管他们因为什么而反。

何况他们有什么理由造反?

朝廷给了救济粮,虽然现在量少点,但还是能活的下去的。这是多么大的恩典啊,要是放在前朝,哪有这么好的待遇,饿死了都没人给你收尸。

这么好的朝廷,他们还敢做乱,那就是天生的贼骨头,杀一千遍都不足过。

“陛下,臣不如此认为。百姓反,那是因为如今大灾,饿着肚子才反了的。虽然不应当,但也情有可原,朝廷当加以安抚,派人宣抚地方,招安这些人,赦免他们的罪行,让他们去修汉京,让他们拿力气换口粮,如果只是一味的杀,并不能有用。眼下只有让人填饱肚子,才是最有效的抚民办法。吃不饱饭,会有更多的人造反的!”

房玄龄不赞成严剿,而提议宽抚。

几个宰相,有人支持高士廉剿,有人支持房玄龄抚。

李世民犹豫不决。

“陛下,何不等李超回襄阳,问他是剿是抚呢?”

李世民看了眼提出此议的宇文士及,犹豫了下,最后还是点了点头。

“拟旨,加封李超太子太师,太子詹事,赐实封三百户通前共两千五百户。”顿了一下,李世民又道,“兼太子左卫率,封一子为县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