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初二,是沈溪乔迁新居的第二天,也是马九和小玉完婚的日子。
这天沈溪位于城东南禺山下贡院附近的新居非常热闹,小玉跟马九的婚房在禺山背面,距离这边有三四条街,可沈家到底是小玉的“娘家”,无论是秀儿、朱山这些跟小玉同为丫鬟的小姐妹,还是谢韵儿、林黛、谢恒奴等主母,对小玉出嫁都很热心。
三个女人一台戏,这么多女人凑到一块儿,不知道是多少台戏了。
小玉在陆、沈两家多年,早就被当成家中的一员,谢韵儿让家中女眷每人拿出一件礼物来送给小玉当嫁妆,除了谢韵儿送了一根银钗外,林黛居然送了一个银手镯,让别的丫头羡慕不已。
这也是沈溪事前没料到的,因为平日里林黛斤斤计较,唯恐别人占便宜。
中午的时候,沈溪从督抚衙门回来吃饭时,谢韵儿提及此事,沈溪诧异地凑到林黛耳边,低声问道:“你就不心疼?”
林黛撅着嘴,小声道:“是我入门时,娘亲送给我的,小玉要出嫁,我就送给小玉当礼物!”
沈溪不由莞尔……林黛不是大方,而是因为那银镯子是周氏送的,在林黛看来如同紧箍咒一般,只有把东西送出去才能让她觉得心安。
林黛平日极为小气,虽然会攒钱但却总也留不住钱,看起来节省,但在遇到喜欢的东西时,会忘乎所以地把积蓄给花个干干净净,然后继续积攒……
林黛是个不会为自己将来打算的傻丫头,有争宠的想法,但就是不努力提高自己的素质,以便跟上沈溪的脚步,总习惯当一个事事都倚靠丈夫的小女人。
林黛并非自私自利,只是有点儿小脾气,又不懂得表达内心,以至于她的世界只有自己和沈溪,在沈家后院显得特立独行。
谢恒奴相对就好多了,没什么心机,天真无邪,刚入门不久就在沈家结交到好朋友,平日跟尹文和陆曦儿形影不离。
婚事一切从简,马九没有亲属,这天他是新郎官,但上午却在帮沈溪做事,一直到午时,才回沈溪为他租住的小院收拾。
过了中午,良辰吉时一到,虽然一切从简,但大红花轿沈家这边还是准备有的,到底是姑娘家一辈子仅有的一次,在沈溪看来,务必要让小玉和马九都不留下遗憾。
花轿只是找了几个车马帮的弟兄帮忙抬,小玉一身红装,抱着个包袱和木匣出来,那是她的衣服和嫁妆,本来她还要带被褥,但想到以后要时常在沈家过夜,便将被褥留了下来,毕竟那边马九早已置办好了新婚所用之物。
站在一旁傻呵呵笑着的马九,用深情的目光望着小玉,等小玉钻进轿子,轿夫抬起来,才如梦初醒,骑上高头大马,一路春风得意地到了新房外。
马九下马后,直接回身到轿子前,踢开轿门,迎小玉出来。
小玉头上遮有红盖头,目不能视物,走路需要人搀扶,马九亲自过去搀着小玉的手,二人相扶进入小院拜堂。
马九孑然一身,沈溪既是他的雇主,也是他的媒人,他和小玉都称呼沈溪为“老爷”,以后同为沈家做事。
沈溪亲自证婚,安然坐在高堂位置上,接受新人跪拜。
夫妻交拜后,秀儿送小玉进洞房,马九则被朱起拉着,跟沈溪、唐寅还有一众车马帮弟兄,到院子里喝酒。
酒席是沈溪提前安排附近的酒楼准备好的,院子里摆上两桌,到场都是跟马九低头不见抬头见的人。
一桌是主桌,除了沈溪、唐寅和朱起外,还有来自广州三卫的几个百户官,另一桌围坐的则是车马帮的管事。
唐寅看到好酒,就好像看到亲娘一样,不管新郎官怎样,他自斟自饮,喝得很是欢畅。
沈溪瞥了他一眼,问道:“唐兄去请青衫先生,有何结果?”
唐寅脸色发青,显然是在夏宽那里碰了硬钉子,有些沮丧地摆摆手:“不提也罢!”
什么叫不提也罢,唐寅头几天说及夏宽还趾高气扬,好像解元跟无功名的书生没有任何可比性,结果去见了一面之后就焉了,连回苏州的事都挂口不提,这在沈溪看来,唐大才子应该是在夏宽那里受挫,让他对人生失去了信心。
沈溪没好气地道:“受人之托忠人之事,唐兄自己说要请青衫先生回来,不会就此打退堂鼓吧?”
唐寅本来发青的脸色,变得漆黑,皱着眉头道:“沈中丞放心,人我一定会请来,但请宽容些时日……”
沈溪苦笑摇头:“唐兄可要着紧一些,免得人走了。”
这下唐寅的脸色更加难看了。
……
……
马九不善言辞,再加上沈溪不嗜酒,席间没有划拳行令,喜宴显得不那么热闹。
好在来客都抱着祝福的心态,不想打搅新人的好事,甚至沈溪还劝大家别给马九灌太多酒,看看日头西斜,沈溪便起身道:“诸位,时候不早了,把这里留给新人,我们该回去了。”
诸人起身来,说着恭喜的话,先后离开马家。
唐寅有些狼狈地跟着人群走了,沈溪显得不疾不速,有意落在后面,显然是有事要对马九交待。
因为广东布政使司阻挠,沈溪如今在广东地面上购买粮食物资非常困难,即便能买到也要高出市价一大截,故此只能从福建调运,沈溪安排马九次日北上潮州府,跟护送钱粮物资南下的宋小城等人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