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李定国发现不对的时候,一切都已经晚了,起码夜袭邢夫人营地的行动,以他考虑中最坏的结果,几千人冲入军营,哪怕你们使用帝都来的货物给予了他们残酷的打击,但也不妨碍打成一锅粥后,到了早上别想动弹!
但是听闻描述,似乎在外围,一种很细很难看见的围栏保护了军营,争取了时间,而列队而出的部队也没给来袭的敌人任何机会,乌合之众最大的问题就是他们是一群乌合之众,有利益和好处的时候个个奋勇向前,但现在需要拼命的时候,就……
反正一边整队,搬运各种好东西上船去打南京,还有那些缴获的钱财,从安庆顺流而下,虽然还有几座城市,但都已经无法威胁到张左联军的直下南京城了!
但是现在,一里开外,那队士兵以散兵线维持在一片树荫下,既可以防止冲击,又可以随时出来打击,他们人人都有那可以射程五百步以上的火器,在这种人人争先上船,还有无数辎重的时候,谁来应付敌人?
如果说长老们培训过的军队会有什么样的特质的,那么矫情,爱卫生就是最大的改变了。
在重复重复再重复的进行了无数次关于细菌致死,保持卫生的教育后,对于可能导致人死亡的情况,以及饭前便后要洗手的观念,基本上深入人心。
而对于军营外的尸体,自然也开始了他们的打扫战场工作。
打扫战场的主要活计自然是那些难民里的穷人来做,有些富人但是心痛于之前被收走一半财富的痛,而守财奴性格也让他们对于干活捞一笔很有兴趣。
具体的工作也很简单,依然留在军营里修整的哨兵队先挨个检查,那些死尸里面有没有装死或者还有救的,以及那些危险的武器先收缴起来。
那些力工全都集中起来,先掏走身上的东西,起码交给家人,然后基本上都是光着膀子,前来收拾,一具尸体给一斤米,这对于需要逃难的汉子们简直就是如同天籁,当然了,搜罗到的东西是不能藏私的。
刘卫国记起给自己起名字的长老,说着各种细菌的知识,就觉得他这辈子自从和父亲失散,母亲死亡后,最聪明的就是买了这个口罩,起码现在安心的多,对于那些死尸也敢于稍微接近。
刘卫国想起自己的过往,他对于自己出身何地记忆不太清楚,但大概是河南人,只记得姓刘,不过只有个狗子的小名,闯王在河南大闹,固然痛快,却也是制造了无数难民,刘家一家三口就朝着南边走去找活路。
这种活路自然是没有目的地,不知道去哪里,只是别人在前面走,似乎是有活路,我也在后面跟着吧。
这一路可不是太太平平的,在一个官府失去秩序的地方,丛林法则就成了王道,一家三口紧紧的走着,刘卫国忘记是如何和爹失散的了,左不过是有人抢劫,死了人,然后队伍大乱一阵,不过对于抢劫者,其他人只要没抢到自己身上,也是低头朝前走着,和自己无关。
不过那阵乱子似乎不小,等到和他娘一起逃出来后,发现爹不见了。
找到晚上,他们不得不放弃寻找,自己朝南边走,南边有水,有大老爷,大老爷最爱在被人饥荒的时候买仆人,那里就有吃的了。
但是很快,在一个夜里,不知道从哪出现的人,将娘亲抓走,在那个有着寒风的夜里,只听得见娘亲喊着,儿啊,跑啊,跑啊。
刘卫国跑走,很远,再回过神想回去找娘亲,早已找不到痕迹。
在之前,娘在刘卫国身上藏了一块饼子,这饼子的来历也很怪异,她让刘卫国在一棵树下站着,不许动,如果有人出现就喊叫,然后就跟着一个浑身脏兮兮,留着老长胡子的男人进了一片树林,等到过了许久,娘亲才一瘸一拐的走回来,将那饼子塞进他怀里,嘱咐他藏好了,不等到饿到受不了不许吃。
靠着这张饼子,还有偷抢,摘取树上的果子,刘卫国活到了长江边,那是好大的一片水啊,他才听那些人说,这里是扬州。
扬州果然是好地方,将主爷来挑兵,选的自然是最敢战的大小伙子,自然没人注意李卫国这么一个精瘦的小子,还是他跪求死赖着,最后算是赖进了高杰的军营里。
军营里吃的谈不上好,不过虽然掺杂了太多杂质,但好歹已经可以提供热食了不是。
刘卫国埋头干活,每天从早期干到晚上休息,这样的日子几乎让他昏天黑地,但是起码有个饱饭,而且那将主爷出身底层,对驻守的扬州也是百般勒索下,好处是大大的有,偶尔还可以吃到肉食,也是惊喜连连。
不过,好景不长,将主爷好像要去打什么人,却是被害死,他当时在老营里,和正和几个老头子一起辛苦的砍柴,准备给兵大哥们做饭,忽然传来了无数哭声,跟着大娘子哭着出来,却是命令他们这些老营儿里服侍的力工也跟着他走,有人塞给他一把有些生锈的刀,然后就跟着走。
接下来的日子里,刘卫国不知道自己到底在哪,反正就是到处跟着走,偶尔还会吃不上饭,过了些天,教官就出现了。
教官们个个个头都很高大,不过很和善,先是每人发了一块肥皂,让他们去洗了身子,再把每个人的头发剃成秃子,那可真是舒服的很,什么虱子都被抓到,虽然这剃头有的人不肯,不过既然将主娘子发话了,自然要照办。
不过,剃了头,就给发了一身新衣服,跟着还有许多不知道用途的工具,而之后他们吃的那顿饭也是想象不到,每个人一条小鱼,一个鸡蛋,白馒头三个,还有大锅熬汤。
而刘卫国的名字也被起了,“刘狗子?不知道多大,看着有十六七啊,那就叫刘卫国吧。”
长老们并不在乎增强邢夫人的实力,对方毕竟做到了一个军阀投靠的极限,将儿子都送到帝都来了,这种效忠几乎得到了长老们的一致肯定,认为可以树立一个标杆,一个广告,因此对于武装邢夫人是完全进行了快车道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