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九章袁世凯政变(1 / 2)

王士珍在16日已经返回北京南苑,为政变做准备。

18日一早,袁世凯带领众人准备前去北京,随行的是一个团的官兵负责保护众人安全,整个第2镇官兵会在政变发生后驰援北京。

在袁世凯出发的时候早就有密探把袁世凯的行踪汇报给了摄政王。

摄政王以及张之洞等人知道袁世凯已经出发,向北京方向赶来,顿时就放心了,他们真害怕袁世凯起兵造反,要是真的如此,大清国可是没有军队是北洋新军的对手,只能静待灭亡了。

在路上,杨度问:“大人,我们政变不发表一篇檄文吗?占领道义的制高点会方便咱们的行动,减少很多阻力。”

袁世凯笑笑后说:“皙子,你想多了,现在有哪个必要吗?要是发表檄文,会让他们提前获得消息,反而不利于部队行动,我研究过夏帝国的很多战例,他们从不玩这些虚的,都是先打,打赢了再宣战,对日战争和对美战争都是如此,我们这次也要这么办,打赢了再说。”

杨度心想,大人跟着夏帝国学坏了,竟然开始玩这种小手段,以北洋新军强大的武力,应该堂堂正正的打进北京城。

袁世凯又问:”皙子,卜五来电报了吗?他到哪里了?“

”回大人,昨天晚上发来的电报,已经达到天津了,今天应该会与咱们在南苑汇合。“杨度回答道。

袁世凯继续说道:”皙子,这次我想让徐世昌担任政务院总理,你和夏帝国推荐的宋教仁担任副总理,你感觉如何?“

杨度考虑了一会后说:”大人,卜五本身就擅长政务,在边疆特区这几年提高不少,肯定能胜任政务院总理的岗位;宋教仁我知道,在夏帝国担任过副省长、副外交大臣、省长,来我们这里担任副总理应该没有问题,也能胜任,否则夏帝国也不会推荐他的;至于我,还是不要做副总理的好,毕竟我不擅长政务,我看还是去议会比较好,在议会也能配合大人的工作,并能发挥我的长处,也符合我的性格。“

袁世凯听杨度如此说,也是一愣,毕竟副总理可是位高权重,杨度竟然主动推辞,不过他理由也很充分,杨度擅长的是出谋划策和平衡各方关系,到议会去确实能发挥他的长处,平衡各方利益,省却自己很大的麻烦,于是就点点头同意,然后说:”好,那你就去议会担任议长,那你看谁代替你担任副总理比较合适呢?“

杨度考虑了一会后说:”大人,有3位参考人选,第一位是我感觉最合适的人选,是周学熙;第二位人选是张一麐;第三位人选是梁士诒。“

袁世凯考虑了一会后说:”张一麐肯定不行,我早就有安排了,至于其他两位我再考虑一下。“

王士珍的战术非常简单,就是围三缺一,由驻扎南苑的第3镇官兵负责进攻南城墙上的左安门、永定门、右安门,其中以进攻左安门和右安门为主,永定门只是封锁起来,禁止出人;驻守通州的第4镇官兵负责进攻东城的东便门和广渠门,北城墙上的德胜门和安定门,第4镇只负责围,佯攻即可。

留着西城门,方便大清贵胄逃跑,只要他们逃出北京城,则再无他们的生存之地;而且要是他们逃跑了,就会完好无损的接收北京城,不至于让这座千年古城遭受炮火的毁坏。

要是他们不逃跑,则等从保定赶来的第2镇官兵到达之后,负责进攻西城墙上的广安门和西便门。

这样外城7门全部被封锁,切断北京同外部的联系。

等全部占领外城7门之后,再派兵包围内城其它7门。

王士珍的想法是,争取在内城、皇朝和宫内不发生战斗,威逼他们投降,完好无损的接收北京内城;相信只要他们知道边疆9镇官兵入关,再加上江南诸省被占领,在断水断粮的情况下,北京内城的满人不会坚持太久就会投降。

18日上午9时,驻守南苑和通州的两镇官兵,在军官的带领下分队开出军营,奔向各自预定目标,旨在推翻大清朝廷的政变正式拉开。

两处北洋新军的异动,以最快的时间被汇报给了摄政王,张之洞、赵尔巽、世续等人很快也知道了。不过这个时候他们还不认为袁世凯会造反,立刻命人与袁世凯联系,不过袁世凯在前往北京的途中,根本联系不上。

摄政王非常恼火,连续打碎了几个珍贵的花瓶,没好气的说:“你们看看,这就是你们说的忠臣?没有命令竟然敢私自调兵?要是按照我的命令将其格杀的话也不会有今日之祸。”

张之洞说:“王爷,现在事情犹未可知,还是慢慢等待确切消息。”

摄政王不理张之洞,喊了声:”铁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