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六章 圣人之道始于初心(1 / 2)

断狱 离人望左岸 1921 字 4个月前

<!--章节内容开始-->宗云虽然一副道门贵公子的姿态,但他从来就不是个淡漠之人,自打进入江湖武林之后,他便背负着师父的血仇,他的行事风格也一度深沉乃至于黑暗,为了复仇甚至可以不择手段。

即便与杨璟相遇之后,他的这种个性也并没有发生太大的改变,只不过杨璟传授给他的太极拳,让他在不断的修炼之中,也不断提高了自己的境界。

师父当年的冤屈也在杨璟的帮助下,得到了昭雪,秦玄策和黄韵真也受到了该有的惩罚,他与董尚志也修复了关系,如今也算是同气连枝了。

在这个过程当中,他的境界也终于踏入了武道宗师,他本该已经满足了。

人都说文无第一而武无第二,所谓武道宗师到底该如何界定,实在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情。

有些人武艺高强,罕有敌手,但心术不正,行事邪恶且残害良善,这样的人又岂能称之为宗师?

有些人虽然堪称十世善人,处处行侠仗义,可花拳绣腿,能帮到的人终究有限,自然也无法称之为宗师。

由此看来,武道宗师起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个是善,一个是强,这就是所谓的德艺双馨了。

宗云执着于复仇,但秦玄策和黄韵真受到惩戒之后,他也终于放下心来,跟着杨璟做些有益于百姓的事情,而且收效还是非常显著的。

有了杨璟的太极拳之后,武功本来就高深莫测的他,更是打遍敌手,是故说他是武道宗师,并不为过。

曾几何时,成为武道宗师,便是宗云除了报仇之外的最大梦想,因为他报了仇,了结了一桩心事,但还有另一桩使命,那便是为了师父王道明,将南无派发扬光大!

想要做到这一点,成为武道宗师只是一个开始,往后还要开宗立派,还要将师父的理念继承且继续发扬。

当他踏入宗师境界之后,他认为是时候该开宗立派了,他也跟杨璟尝试过,在仙云山创立了双鱼山宗,虽然整个宗门直至如今也只有他和杨璟两个人而已,但毕竟已经是个不错的开端了。

可当他修炼太极越发精深之后,他却看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触摸到了一个更高的境界!

那便是圣人!

人类有史以来,能够称之为圣人的,一个巴掌都能够数得过来。

后世有孔孟朱王的说法,这四个圣人便是孔子、孟子、朱子(也就是朱熹)、还有明朝心学创始人王阳明。

孔子和孟子自是不用说,千百年来都是读书人崇拜的圣人,他们的仁义思想对国家的统一、百姓的安定以及社会的和谐发展,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可以说整个古代封建社会,就是在孔孟之道的框架和基石上建立起来的,即便到了后世,孔圣人的思想,仍旧影响着无数人。

而提倡理学的朱熹虽然名气不如孔孟,但也算是将儒学又大力发展起来,虽然在理宗赵昀这个时期,朱熹的理论和思想才开始受到朝廷的重视,但他却影响了宋朝往后的朝代。

以往科举考孔孟之道,大宋开国太祖赵匡胤的元老辅臣赵普,读书并不多,但却也说出了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话来。

而到了明清之后,科举仍旧考孔孟之道,但士子们从小寒窗苦读,所用的教材却是朱熹对孔孟经典的集注,也就是说,往后的读书人,或者说那些参加科举考试的士子们,他们从小读的书,都是朱熹对孔孟之道的注解。

也有人说王阳明其实只能算半个圣人,因为心学的影响力没有孔孟等人的大,但知行合一的心学,其实更能促进社会的进步,因为心学倡导的是思想的释放!

不过对于循规蹈矩几千年的华夏人而言,心学多少是有些背离了孔孟之道的伦理准则,或者说与孔孟之道的道路并不同,所以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接受,反倒在某岛国上,乃至世界的其他国家,受到了极大的崇拜。

闲话也不多说了,这里只说宗云确实超越了武道宗师,看到了自己更高的目标!

圣人们,或者说古时那些诸子百家的先贤们,之所以能够被世人铭记千秋万载,是因为他们的思想,改变了这个世道,或者说,他们的思想,维护着这个世道,能够继续延续下去,甚至往更好的方向延续。

宗云想要成为圣人,可以著书立说,可以提出自己的思想,但他显然没有这方面的天赋,他到底不是个读书人。

既然如此,是不是意味着宗云就无法成就圣人的境界了?

不。

除了这些圣人之外,还有一些圣人,他们并没有著书立说,也没有用自己的思想来改变这个世界,或者说他们没有明确的思想学说。

但他们却用自己的行动,来让世人千古铭记!

比如关羽,比如岳飞!

他们这些人并不是读书人,但他们的忠义,他们的武功,他们的传奇故事,却让世人永世难忘,甚至为他们建造宗庙,封他们为人间圣者!

宗云无法走孔孟的路子,却可以走关羽和岳飞这样的路子!

当然了,早先所说的那个王阳明,是其中的一个异类,他既提出了心学,在战功上也是堪称百战不殆!

宗云由此看到了自己的新目标,找到了自己的新道路,武者追求永无止境,如此才能越来越强大,如果自满傲慢、故步自封、停滞不前,迟早是会被人打败的!

宗云不是杨璟,他无法像杨璟那样融入朝堂的官场体系,因为他是个一生不羁爱自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