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三章 扫荡,南下北上?(2 / 2)

抗战惊雷 样样稀松 1189 字 4个月前

“回电卫司令长官,日军集结重兵于徐州,正向萧县开进,意欲进攻我军。此情况已上报,请卫长官派兵增援,待我军击退日寇,才能抽兵执行长官命令。”

杨天风口述完电报,又想了想,说道:“给廖司令回电,内容差不多就行。但口气要婉转一些,不要把话说死,希望廖司令能把反攻时间再向后延一下。”

就现在的形势来看,日军的冬季扫荡已经很勉强了,只要再来些助力,就能迫使日军再度调整布署,从而躲过这一战,赢得数个月的宝贵发展时间。

包括军工、煤化等产业的铺开,以及征兵政策的推行,新七军已经处于大发展、大爆兵的边沿,几个月的平和时间对杨天风来说,真的是非常非常重要。

虽然是立足于阻止和拖延鬼子的大扫荡,但军事上却没有放松,打的准备也做得非常充分。

至于第一战区和第二十一集团军的反攻,杨天风也不能不作考虑。如果鬼子的扫荡被成功阻止,新七军没有什么损失,那参加冬季大反攻,给鬼子以更大的打击,他还是很愿意的。

看着地图,分析着双方的兵力,杨天风研究着西进反攻新乡和南下助攻淮南的成功几率。

新乡的鬼子有近一万,而豫西的国*军大概能出动六个师,再加上陵川、林县一带的庞炳勋部,兵力上是占有很大优势的。但中日两军装备、战力上的差距又是不可回避的问题,要是没有新七军助战,还真就不一定能达成作战目标。

何况,鬼子还有铁路和公路,能够快速增援新乡,这就又增加了战斗的变数。

南下助攻淮南呢,看似要简单容易一些。至于二十一集团军要向合肥周边进击,取得多大的战果,杨天风就力不能及了。

虽然调兵助战看似小事,但熟知历史的杨天风却看得很远,想得很深。而且,这还涉及到了新七军日后的战略发展方向。

北上,南下,东进,新七军所处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只能是向这三个方向发展。对杨天风来说,东进已经被否定,剩下的只有北上、南下这两条路。

东面是徐州、蚌埠,是津浦铁路,是鬼子重兵防守,重点保护的地方。徐州的十七师团,蚌埠的第三师团的第五旅团,若是单独作战的话,还有得一打。但鬼子既然绝不会放弃这兵家重地,增援便是最大的困难。

所以,对新七军来说,目前对东线的态势已经达到了目标。既对津浦线构成威胁,能牵制住徐、蚌的日军,又不彻底切断以引来鬼子的倾力反击。

至于北上还是南下,杨天风虽然心中有所倾向,但却并未最后决定。

纵观整个抗战,几大战区、上百万国*军都被驻扎武汉地区的日军第十一军所压制,一直到抗战结束,也没有什么作为。

不可否认,第十一军的兵力一直保持在十万以上,最强时,加上配属部队兵力达到过十五万人。而且,该车还装备有飞机、坦克、装甲车、山炮、野炮及其他重型武器,是具有战略进攻能力的超大型野战集团军。(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