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有些赌气的行为,慈禧也只有笑笑了之,她是不会在乎张曜的死活的,就让皇帝出出气。
除此之外,光绪也恨载津交了旨意后就躲着不出,也故意压着他的进封郡王一事不办,这事慈禧也没辙,再怎么,要皇帝用印的,载津也遭了无妄之灾,除了苦笑,还是苦笑,好在太后老佛爷派人来传话,说不碍事,等等也好,这期间,不妨再娶一门,也添些人丁。
京城的闹剧草草收场,李鸿章皮毛未动,当然,他上密折给太后,承认错误,表表衷心,也解送大批银子,给皇上办婚事,算是两边讨好了一番,倒是张曜硬气,在接到官府文书,得知革职充军后,要来毒酒,以死谢罪,找他的夫人去了。
一代名将,就此陨落,消息传到山东,刘奇一来感叹他的出现,彻底改变了张曜的命运,让他死于非命,二来也是为了安抚原嵩武军将士,以张曜在山东任上一年,颇多良政为由,在大明湖畔修了张公祠,算是让他的历史功绩,有一些回归。
进入八月,山东大地已经基本恢复平静,一度的乱战,因黄河决堤,章、段两军的战术运动,将局面拉回到平手,当然,这是说破虏军和官军之间,要说大清国,算赢家,半个莱州府当然不能和夺回东昌府,剿灭大量反贼相比,更为重要的是,经此一战,畿辅已无外在威胁,光绪皇帝可以安安稳稳的大婚了。从表面上来说,破虏军像是侥幸不败,如此,造成局面被动,战败的朱雀该如何处置,就成了很多人关注的事情,曾经的兰婧寨旧人,和后来投降加入的将领,都看着帅府。
彭起仿佛没事人一般,决口不提朱雀之事,孙万林为此很是头疼,他急切的等着章高元回来,只有和这个当事人交谈之后,他心里才有底,毕竟何涴婧找他商谈,话里话外和背后,都透露出她和刘奇要力保武香。
可章高元到了东平州,就不得不在那里盘桓,和朱雀一起,审查和暂时安置这一路跟来山东的流民。
此刻的流民已经不局限于河南的,还有东昌府的,这些流民不是受灾,而是被苏万柄和后来的连番混战折腾的活不下去,他们对官府信心不足,见那么多人跟着玄武回去,也就随大流去泰安府找些活路。
二十几万人带了的压力是巨大的,章高元和武香都不敢大意,一来怕官府之人混入,等下一次大战时成为内应,二来怕这些流民中有不安分的,不管是闹事,还是骚扰本乡本土人,都是巨大麻烦。
好在已经不是第一次应付流民,马夏亲自赶往东平州,十来日,也算安置得有些模样,腾出手来的章高元和武香,终于一起启程,前往泰安城。
各军将领安排好手里之事后,从四面八方赶往泰安,彭起推说要和何涴婧一同回泰安,让孙万林不得不先行前来,他不来不行啊,刘奇那里得商谈,更为重要的,是他得先和杨寿山见一面才行。
本来这等事,没必要将千里外的杨寿山召回来,可孙万林担心,他怕杨寿山因武香的处置不满,要是再次反复,那就要出大事了,在济阳的这一卫玄武可是攻守的双刃剑。
泰安城一家酒馆楼上,三四盘小菜,两壶酒,桌边二人并未说话,只是呆坐着,不出所料,武香兵败,杨寿山认为最轻的处罚,也是罢免了她朱雀主将的职务。
“这女人打仗,就是不行!”
杨寿山撂下这句话,就不再吭气。
孙万林感到很头痛,他知道,刘奇对武香等人的信任是超乎常理的,缘由不清楚,不过他相信这中间,不会有私情,可这种事最难说清楚的就是这一点了。
这顿饭吃得很是无趣,二人早早散了,孙万林匆匆来到王府,他没先和刘奇商谈,是认为刘奇有大志向,不会因小失大,他虽然答应了何涴婧,但还是要考虑最差的结果,他得探一探刘奇的口风。
“武香不做任何处置,这便是我的决定。”
听到这句话,孙万林无奈摇头,其实他觉得只要不太针锋相对,尤其是刘奇,态度上不要那么强力庇护武香,事情还是可以解决的,但若是刘奇一来就这个态度,其他人心中不服气,话语上有不满,将极易导致新旧将领之间的争吵和对立。
看来唯一的指望还是章高元,孙万林相信,从大局出发,章高元知道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