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上谭嗣同看着这一切,心中一动,两步来到床前:“彭副帅,您且放心,大王定能出来,大王定能登基坐天下!”
彭起脸上浮起一丝笑容,嘴里嚯嚯了几声。
刘奇终于忍不住流泪,在最后时刻,义父依然还操心他能否当皇帝。
李闰看彭起面有红润,知道他这心事放下,不会撑多久,她拉了拉谭嗣同衣袖,低声道:“让他们一家人在一起待会吧。”
谭嗣同点点头,招呼众人离开,让武香、马夏等人带莲儿进去。
不到盏茶功夫,屋里传来何涴婧和刘奇的哭声,一代豪杰,破虏军副统帅,魂归天国,彭起这一生最辉煌的,就是他一时心动,保护刘奇,无意中帮刘奇改变了历史,虽然他没看到最终的结果,但没有他,或许什么都将不存在。
在他走的最后一刻,义子义女在身边,还有他彭家的后代,一位帝国的公主,他瞑目了。
彭起的葬礼隆重但不铺张,破虏军主将,政务高官,能来的都来了,还有义子义女,孙女,为他送行。刘奇的出现,让坊间有人说兰婧王病亡的消息不攻自破,不过也让不少人担心,刘奇全程都裹得严严实实,而且有专人搀扶,也未读祭文什么的,一切都是兰婧王妃代劳。
兰婧王还能撑多久?很多人疑问。
葬礼之后,外界不知道的是,谭嗣同与孙万林密商后,将武香、李德文等有限几人留在泰安,他们决定了一件事。
起头的,是谭嗣同,他如今已经恢复了本名,很多人这才知道,王同并非毫无来历,谭嗣同的心思,在彭起病亡那晚,就萌生了,他和夫人李闰先做了交流,李闰非常赞同他的想法。
谭嗣同非常清楚,彭起病亡,何涴婧失去了最有力的力量,民主共和之事,因前些日子的刻意准备,已有一些影响,一旦战事结束,有心人开始推波助澜,必定会坚定刘奇准备民主共和的心。
谭嗣同知道,这是刘奇的无奈之举,他不能等无法消除载津附体那一天,才开始准备,但这种事情一但动了,谭嗣同不能肯定,事情是否会朝不可预料的方向发展,他本不是眷恋权利之人,刘奇付出这么多,他觉得不能对不起他。
和唐才常那一番谈话之后,谭嗣同觉得真走民主共和之路,危险并不亚于其他的路,以其这么走,不如更稳妥的走另一条。
而李闰说的更直接,若刘奇一辈子都出不了笼子,你让王妃和三个孩子怎么办?确实,可以给予无微不至的照顾,可他们这些人总有死的一天,而且民主共和,谁知道新的领导者,会如何对待大王的孩子?要是有人忘恩负义,他们如何在九泉下和大王、王妃相聚?
由此,也就让谭嗣同将前前后后、断断续续的一些想法连在一起,说直接点,就是两者兼顾,他想先推刘奇登基称帝,如果载津的威胁始终存在,那就看看能否辅佐太子,建立刘家江山。
这条路的变数就在于太子年幼,要想亲政,那也是十多年后的事情,解决之道,谭嗣同想到两个办法,一个是他想过的由何涴婧垂帘听政,另一个,就是效仿西洋一些国家,走君主立宪之路,以此来确保刘家是名义上的皇帝,从而达到马夏提出的要求。
真要走民主共和之路,谭嗣同认为也只有这一条路行得通,有这个想法,谭嗣同行动了,他趁着葬礼,和孙万林密商,孙万林当然双手赞同,他认为刘奇必须做皇帝,哪怕一天都行!而且辅佐太子也必须坚持到最后一刻,不到万不得已,不搞民主共和,否则怎么向天下人交代?怎么向破虏军中对刘奇忠心耿耿的人交代?怎么向故去的彭副帅交代?怎么面对天下人敬仰的兰婧王妃?
留下李德文等人,除了要说这件事外,也是将刘奇遇到的困局,向贴心的一些人透露,由此也让下面不要被一些流言所影响,李德文、邱中会等人听闻此事,当真震惊的无以复加,想不到世间还有这种事情!
李德文直言不讳,他不管大王还能否露面,他心中,刘奇是天下唯一的君主,他誓死效忠,朱雀副主将曹方更是拍了桌子,他还没忘,武香带朱雀时,说过的那句话,朱雀誓死保卫大王,这是朱雀的责任,哪怕天下人全部抛弃大王,朱雀都不会,他的话语非常极端,就是下地狱,朱雀也是大王的兵马,照样杀尽十万阎罗!
邱中会虽说内心有些想法,不过大势之下,他不会逆水行舟,就这么,刘奇称帝,已经成为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