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9章初有成效(2 / 2)

季汉大司马 周府 1578 字 4个月前

敬侯非是他人,正是前段时间去世的刘巴,在诸葛亮、廖立等人请奏下,刘备追谥刘巴为敬侯。

诸葛亮持扇拱手,谦逊说道:“非亮与长绪一人之功,今尚有敬侯与尚书诸君,及州郡县长官吏曹之辛劳。”

“此番地方检索隐户,历时长达一年有余,当是辛苦丞相与孙令君了。”

刘备心中不悦,冷声说道:“朕与贼大战数次,多胜而寡败。贼丧兵失土,内有灾祸,何言汉不比贼强?”

他之所以有北伐之念,并非以为北伐有可趁之机,而是感觉他的年岁已大,那些隐疾在折磨着他,若不奋力一搏,怕今后再也没机会。

“何意?”

今时不论汉魏,官吏到手的俸禄与名义上的俸禄有出入,平均下来大体要打五折,故而廉洁的文官家无余财属于常态。

张昭神色严肃下来,拱手说道:“中国户籍倍与南土,曹操之世,州郡列置田官,岁有数千万斛,以充兵戎之用。陛下自前岁大治南土以来,不过二岁之久,安敢言强于逆魏乎?”

曹魏国内一直遭受或自然,或人为的灾害。如去年冀州发生蝗灾,曹丕南迁害民;今年夏天,因下雨长达百余日,曹魏国内发生水灾,河洛发大水,司隶百姓被河水淹死,两岸田野、房屋被破坏。

“禀陛下,马超者,狼子野心,岂愿安之?其不出数岁必反。”

当下经两年的休养生息,南汉府库钱粮渐多了。此番检索人口,地方官吏干得出色,刘备也愿多发些年终奖。当官虽与打工有些许不同,但不代表官吏们不喜欢钱财,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善!”

说着,刘备隐约有些得意,问道:“而那逆魏去岁冀州蝗灾,百姓大饥。今岁伊、洛溢流,杀人民,坏庐宅,毁田野。两者之下,此消彼长,诸君以为汉与逆魏孰强?”

“诺!”

秦宓将奏疏奉上,说道:“太白少阴,主星暗淡,不得转行,故以己未为界,不得经天而行。经天则奏见,其占为兵丧,为不臣之兆,为更君位;主者弱,仆者强。”

当然不是没有大族为了些许钱财,选择举众反叛。但在刘备、诸葛亮的雷霆手段下,这些大族无不家破人亡。甚至不用大汉兵马出动,不少族人就提前出手,将危机消除于内部。

相比大汉的风调雨顺,国内励精图治,百姓人口增加,百姓安居乐业。

为了不触及大族的根本利益,这些被析出的人口,官府不改其户籍性质,之前是奴隶或佃户,今后依旧是奴隶或佃户。仅是之后,大族要根据名下人口数量,如实上缴赋税,依法服徭役。

“莫非有人欲叛?”

北伐成功尚有的说,北伐若是失败,不仅国力受损,他花多年所积攒下来的兵威也会随之消散。

“禀陛下,徐淮渐安,百姓乐业耕作,军士操练有序。近日以来,霍督垂钓江湖,策马行猎。”王粲答道。

“将帅对向,霍峻横强无敌,贼有失便,一军败绩,则三军离心。陛下驱车而进,陵蹈城邑,乘胜逐北,则定华夏,季兴汉室。”

在温和的政策下,大部分士族、豪强选择接受上报隐匿人口,花钱消灾。

“孔明以为呢?”

刘备踱着步,露出忧思之色。

“陛下文治初有雏形,今中国无乱,轻易出兵,劳而无功。今时之政,恐将前功尽弃,陛下宜当再忍几年。”

“陛下治南土,略有大功,尚不及世祖之业,则就有好功之向,昭实为陛下而忧。今天下尚未平,望陛下秉持初心,勤俭治国,以兴汉室。如陛下季兴,老臣愿击鼓吹笙,以为陛下贺!”

“天下大安,世祖宽仁,常忧九州萧条,黎民安堵,遂罢刀剑,以丰府库。”

“今文政初成,百姓略安,不宜举发寡兵,受挫于城郭,易于屡退,民疲威消,前功尽弃,非上策也!”

刘备笑了笑,说道:“下诏招霍督归京,让士元、子通代行其事。”

“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