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同样由于政治性因素的掣肘,它传入台湾,远比一般人臆想中的要晚,一直到1970年后才“改头换面”地悄悄流传。
比如:《侠客行》改成古龙所著。名为《飘泊英雄传》;《笑傲江湖》改成司马翎所著,名为《一剑光寒十四州》等等。总之,不能“正名”。
而早期的台湾名家,如郎红浣、成铁吾,及中期卧龙生、司马翎、诸葛青云等,包括另一位天才宗师级人物古龙的早期作品。在金庸作品传入台湾之前,基本都是独立自足发展,沿袭的“民初旧派”路线。
一直到1962年司马翎的《圣剑飞霜》、1964年古龙的《浣花洗剑录》,则代表着台湾武侠也走上“新途”……
即便这样,因为政治原因的隔阂,导致台湾武侠可以独立发展,同时期可谓名家辈出、百家齐放,却依然出现前文所说的“金庸一出,天下归心”之现象。
那么现在这个世界呢?
诚然,这个世界因为传统文化继承得相对较好,底蕴、素养深厚的作家极多,由于自己的提前介入,直接开辟崭新道路,所以在适当时机出现堪比金、古、梁的名家几率很大,而且自身土壤也远比前世广阔肥沃。
但却也没有了避开自己独立自足发展的空间,大部分人一上来就被自己的《萍踪》和《射雕》劈头盖脸地镇压在身下不敢妄动。
到现在快两年了,也才冒出一个“凌风上人”,一个李热,半个合琴生!
自己以为自己是引路人,但这个路引得好吗?眼下情况发展下去,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
一念及此,邓铮额头冷汗涔涔。
正在他神游物外,有些茫然之际,电话响了。是李海洋的。
接通电话后,他立即得到了一个很突然的消息:顾伟元、李海洋他们几个跟北方传媒集团闹翻,已经集体离职了。
至于原因,李海洋没有细说,只交待老顾心情很差,暂时也不要问他,缓几天再说吧。
邓铮知道他打电话来的主要意思是什么。过年时在那次他们跟北传集团出现裂痕的晚宴后,三人喝茶时虽未说明,但也有过半真半假的“君子约定”,顾伟元、李海洋离开北传后直接来找邓铮,大家一起干一票大的。
李海洋因为义气陪着顾伟元离职,事后想想,心里总归还有些不踏实,所以就打电话来探探邓铮的口风,也算提前告知一下,毕竟这次离职有些不按常理出牌。
邓铮闻弦歌而知雅意,当即表示双手欢迎。
但挂完电话后,却是苦恼揉眉。
长期打交道,他自然知道,顾伟元、李海洋二人及其团队能力极强,堪称业界千里马,能拉过来自然是求之不得!
可是却比之前的原定计划提前了将近一年,哎呀,烦啊,把他们放在眼下的“侠之大者”有些屈才可惜了,可是,又该如何知人善用、人尽其才呢?!(未完待续。)xh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