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9来参军的人(1 / 2)

既然战争依旧在继续,那么人们的生活再如何的平静,也不可能看不出一点儿端倪。

事实上,铜城也好,临水也罢,甚至是在长安,都可以看到挤满了人的征兵办公室门脸。

这些对外公布的征兵处,每一个都人满为患,到处都是聚拢过来,自愿参加部队的「闲散人士」。

正坐在那里负责审核的军官一脸的无奈,因为来到这里准备为国而战的年轻人太多了,多到每天他都忙不过来的程度。

在听说了各个国家对大唐宣战之后,唐人们都愤怒了!他们费尽力气得来的好生活不可能轻易放弃,谁要拿走他们就要和谁拼命!

于是乎,在战争爆发的当天,各地还在下着倾盆大雨的时候,就有无数人赶到了征兵处,表示希望可以为国王陛下而战。

只可惜唐国虽然宣布进入战时状态,并且开始举国动员,但是相关的规定依旧执行的非常严格。

按照唐国的法律规定,许多专业人才是不允许参军的:其中包括有特定工作的工人,在某些名单内的工厂里工作的工人,教师和学生,刚刚成为唐人时间未满一年者……

这些规定其实都是有道理的,比如说规定必须满一年的移民才有参军资格这条规定:一方面这么做是要保证军队内部的人员构成,防止有敌军人员混入军队蓄意破坏;另一方面也是希望那些还没享受到唐人红利的外来户被强征入伍。

只不过唐国的生活实在是太好了,来到这里的外来户们早就把自己当成了唐人,所以许多人聚集在征兵处迟迟不肯离开,并且对不让他们入伍怨声载道。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毕竟入伍其实也是快速融入唐国社会的一个门径:只要家里有军人,那么处于拥军的考虑,这户人家就会享受一系列的优待,反应在社会层面上,总会让周围的人更容易接受这户人家。

「不合格!孩子,你才刚刚十八岁,学习的还是机床操控,是不需要来这里应征的。」把身份证明递还给了那个满脸通红的年轻人,征兵处的军官无奈的解释道。

他每天都要这么解释好多好多次,可没有办法,类似的人还是会不停的赶来,然后他还是不得不苦口婆心的再把类似的话说上一遍。

「可是!我父亲觉得我应该去当一名士兵!他说我们家被国王陛下照顾了这么多,应该为国王陛下做点儿什么。」那年轻人显然不愿意接受这个事实,依旧站在那里为自己辩解道。

他们一家当年如果不是被唐国收留,可能早就被饿死在楚国的饥荒中了。如今他们不仅仅生活的很好,甚至过上了从前想都不敢想的幸福日子。

如果这样都不愿意为国王陛下尽点儿力,他们自己都觉得自己猪狗不如了。

他有哥哥已经在工厂里做工了,他们的父亲也在工厂里守夜,他们的母亲在纺织厂里工作,去年他们甚至有了一个新的弟弟和一个小妹妹。

所以他来了,他的哥哥前天来试过了,被赶了回去,所以他今天来了。这个家不少他一个,他可以为国家战死在战场上。

在来之前他就已经有了觉悟,哪怕只是走上战场被一枚炮弹炸死,他们也应该为国王陛下的正义战争献上一条生命。

这就是质朴的老百姓的思维:谁给我们一条活路,谁给我们希望,我们就为谁而战。

可惜的是,有的时候事情往往就是这么的不尽人意:当有人驱赶着百姓逼迫他们上战场的时候,百姓往往对那个人避之不及;可当百姓们主动请缨为一个人而战的时候,往往那个人并不愿意把百姓推向深渊。

「孩子,你现在的任务是学习!等你学到了知识,你就应该在更需要你的岗位上为这个国家服务!这……才是你的使命

!」军官挤出了难看的笑容,继续浪费着自己的唾沫安慰对方道。

他觉得自己应该端着冲锋枪在沙场上与敌人拼个你死我活,那才是一个军人应该做的事情。

而不是像现在一样,不停的对着一群小毛孩子重复废话:「回去吧!不要浪费我的时间!也别浪费你自己的时间!」

「我总行了吧!」拨开了前面的年轻学徒工,一个满脸胡渣子的中年人把自己的身份证明拍在了桌子上。

他的身体很壮硕,只不过身上的衣服很破旧。他一屁股坐在了刚刚男孩子坐的位置上,露出了满是肌肉的胳膊:「我当过兵,给我一支枪,我一个至少能打五个大华废物!」

「记录上说你就是在大华当的兵……」军官抬起头来,看着面前的壮汉,有点儿哭笑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