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运河背后(1 / 2)

1872年10月4日。

康斯坦丁国王莅临第三镇市进行运河工程的视察工作,第三镇市作为以前殖民地时期东非大区首府(上滨海区),凭借先发优势,依然是滨海省内第二大城市,仅次于省会兼海港城市的坦噶市。

随着恩德贝莱人被东非整体押送到中央省,中央运河的挖掘工作也展开了一段时间,其中一号运河即联通小莱茵河与瓦米河下游段开掘进度最快。

一号运河起点在第三镇(基通加),距离第一镇市不足八公里的位置,终点在瓦米河的姆沃梅罗村。

自从东非行政区划调整后,第三镇这个曾经和第一镇同级别的城市,差距被迅速拉大,未来很有可能和第二镇(鲁伏)一样变成第一镇的一部分。

第一镇市的发展方向也是如此,以西部、北部为主,选择和达累斯萨拉姆市,巴加莫约市错开方向发展。

“一号运河总长是四十四公里,河道宽二十米,深度六米,需要清理土石五百多万立方,全部劳工数量是五万人,按照当前施工进展,应该能在六个月内完成。”一号运河负责人向康斯坦丁介绍道。

康斯坦丁对这些数字没有什么概念,但是他知道苏伊士运河修建了十年时间,所以他询问道:“东非的运河是三段同时施工,当时你们说中央运河完成后长度同苏伊士运河相当,但是据我所知,苏伊士运河花费了十年时间才修建完成,为什么我们的运河只需要几个月?”

工程师回答道:“陛下,中央运河仅仅是长度可以和苏伊士运河相比,但是其他数据就差太远了,就拿宽度来说,我们的运河宽度设计是二十米,而苏伊士运河的宽度则在两百米以上,是我们的十倍,同时苏伊士运河的深度也是中央运河的两倍以上,所以苏伊士运河需要清理的土石总量至少是我们的二十倍以上,而且这只是一号运河的数据,像二号运河,三号运河,因为地形的原因,肯定要做些让步,宽度和深度达不到这个标准。”

原来是这样,不过康斯坦丁还是认为工程速度太快,他问道:“这样高强度作业,会不会使劳工受不了?”

“陛下,我们的团队是充分计算过得,每个劳工每天需要完成至少五方土石的清理工作,这对于熟练掌握使用铁锹和锄头挖土技能的劳工来说不是难事,一些身体壮硕的劳动力一天甚至可以完成十方清理量,五万人一天也就可以完成至少二十五万立方工程量。”

康斯坦丁:“难道他们不会出现伤病么?我可是听闻苏伊士运河挖掘死了不少人。”

“陛下,如果你详细了解过苏伊士运河的挖掘工作后,你就知道原因了。

苏伊士运河修建是一点也不把埃及劳工当人看待,而是完全当做一次性消耗品,苏伊士运河穿越沙漠地带,酷热难耐不说,还极其缺水,每天都有大量劳工被活活渴死,这一点对于我们来说是不可想象的。

而饮用水都不愿意供应,饮食方面条件可想而知会更差,苏伊士运河公司每天提供给劳工的食物量还不够儿童充饥,劳工长时间处于饥饿状态进行高强度劳作,如果这种条件下,苏伊士运河修建不死人才是怪事,埃及为了修建苏伊士运河付出了十二万条生命,平均每千米就死亡七百八十三人。”

康斯坦丁:“那我们在这方面条件怎么样?”

虽然运河工程是康斯坦丁提出的设想,不过具体操作由恩斯特执行,所以康斯坦丁对运河的具体情况不是很了解。

“饮用水我们是管够的,同时都会提前使用明矾对饮用水进行简单的净化工作。

饮食方面我们也做的很到位,按照贡献率分配食物,即便是贡献率最低的土著也能获得一天所需的食物量。”

说着工程人员带着康斯坦丁观看工地的食堂,食堂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东非国民(主要是监工)的就餐区域,一部分则是土著劳工就餐区域。

监工的食堂没有什么特色,和东非的公共食堂基本一致,就是建筑条件差许多,毕竟是临时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