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
瀛洲名义上的首都。
其整体的建筑风格很是古老,在这里的许多建筑物都有着百年以上的历史,许多街道早已固定,无法拆除重建。
只要踏入京都,就能感受到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古老。
就像踏入了京城的胡同口,那斑驳的墙壁和藏在朱墙绿瓦上的灰尘都在诉说着它曾经的荣耀过往。
白榆亲眼看到过京城,目睹过它的繁华和在繁华背后的历史底蕴;如今对比一下京都,但满眼所及大多都是苍老的旧事物,街道勉强还算干净,也算是铺上了一层水泥路,却也仅限于此。
相较于江户鳞次栉比的五六层高楼,以及高高夹起的电线杆的集中供电,在京都里,生活明显还是更加依赖于较为传统的方式,许多房子的门口位置都堆积着专门存放木柴的地方,上面盖着一层防水布。
很难想象,同一个国家的文明水平会差距这么大。
好在,来往路过的人群不算是衣衫褴褛,甚至可以说是衣着光鲜。
从外观打扮便能瞧得出来,在外行走昂首挺胸的便是华族,而弯着腰走的很快的则是平民百姓。
华族和武士不同,后者可能会因为心情不快而斩杀平民,而华族大多眼高于顶,将一般民众视作财产或者仆从,反而态度上没有多少苛责,甚至做得出礼贤下士的姿态,但其目中无人的本质没有变化,多年来瀛洲金字塔构建的金字塔式的阶层结构就注定了他们的生存方式。
一路乘车路过,看到了许多人间百态。
进入京都不久,便抵达了稻荷大社,又称之伏见神社,因为该稻荷大社处于京都的伏见区内。
稻荷神名义上是负责丰收的农业神,但古代农业社会中,稻米本身也是硬通货,所以商人也会前来参拜,因而稻荷大社甚至具有一定瀛洲本土财神爷的特点。
在瀛洲有稻荷神社9000处,伏见的稻荷神社是总社,所以称为大社。
在稻荷大社的前方有许多信徒正在排队进去参拜,人群以鲜红的巨大鸟居为分界线,传闻跨过鸟居便是踏入了神域。
按照白榆的想法,这个景点的面前,肯定少不了有人在这里摆个剪刀手拍照片,可事实上这里的气氛相当严肃甚至紧迫。
因为这个世界和地球不一样,超凡力量的存在,在以信仰封圣为主流路线的瀛洲,所有信徒的参拜都必须做到足够的虔诚、尊敬……态度必须表现的足够谦卑,不可喧哗,不能吵闹。
大夏的和尚收了香火钱便笑脸相迎‘客官里面请’,也不会管你到底拜不拜佛像,最多会旁敲侧击的让你去抽個签,然后一路指引你去解签,顺带再赚一笔解签费。
中式那种‘心诚则灵,给钱最灵’,不讲究参拜步骤什么的操作,在这里是行不通的。
参拜的钱,神社要收;生灵愿力,他们也要;可谓是既要又要。
坂田良随行而来,低声说:“请随我来。”
他越过参拜的人群,径直走到了鸟居前。
负责管理秩序的神官见到坂田良后,查阅了一番手里拿到的拜帖。
看清上面的字样后,神官表情一肃:“宫司大人等待二位多时,请随我来。”
稻荷大社是建造在一座小山上,具有著名的景观千鸟居……也就是在上山参拜道上架起来的鸟居构成的小道,颜色大多为红色,有的已经褪色成了黄色。
稻荷大社的许多信徒都是成功的商人,一旦经商成功就会带着许多钱来到这里还愿,捐献一个鸟居添上,有大有小,逐渐形成了千鸟居的景观。
从鸟居之间穿行走过,颇有一种跨越时空之感,如果只是要参拜的话,在山脚下的本社就可以,但若是要见到宫司,就需要穿过千鸟居,前往山顶。
在山下还有些人气,越往高处越是有一股阴森森的寒气,石头质地的雕像或者鸟居上爬满了绿色的苔藓,四周树木高大,透出的光亮不再那么通透,气氛逐渐阴郁。
“二位今日来的也是巧合。”领路的神官说:“今日刚好是神道教诸家举办法会的日子,地点就在稻荷大社中。”
“神道教法会?”白榆摸着下巴问:“那是什么?”
“贵客不知道也是自然,这神道教法会,也就是神道教修士们齐聚一堂互相验证彼此本领的日子,通常是一年一次,各地寺庙住持、大社修行者,甚至阴阳寮都会派遣人来此观摩法会。”
白榆奇特道:“明明信仰不同,不怕他们打成一团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