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九章:追生(2 / 2)

犁汉 请叫我陈总长 2508 字 4个月前

鞠义在这片谷地的上方高地上构建了一条坚固的阵地,并将淳于琼的中护军悉数布置在了这个位置。

而袁绍自己的上五军则沿着谷口一字排布,将最中间的袁绍中军拱卫起来。可以说这里就有四万大军,而且是袁绍最精锐的。

然后在总阵的北方就是周昕的左护军万人众,他们将要作为第二波的渡河部队,此时已经陆续开赴到了伊水南岸边,等候渡河命令。

本来鞠义是要将淳于琼的中护军一并派到那边的,也作为第二波渡河,因为在他看来,如果只是要防守这片高地,靠上五军就够了,完全不需要四万人那么多。

毕竟只有在战场上击溃敌军才能获得胜利。

但不出意外,这个建议被袁绍给拒绝了,他继续将中护军的一万五千人留在高地,只让袁术和周昕过河就足够了。

毕竟两军加起来足够五万人,已经可以对泰山军形成全面的压制了。

从这里也看出了,那就是袁绍压根没打算过河,甚至他也没打算让自己的嫡系过河。

但他可以不过河,但一定要让他的好弟弟过河。

于是,在大营中,当他晏笑着让袁术做好准备渡河的时候,他却听到了一个霹雳大“惊喜”。

……

“你再说一遍,再说一遍?”

此时袁绍的笑容再也维持不住,他看着低着头的袁术,恨不得亲自掐死他。

原来,就在他让袁术准备准备过河时,此人表现的一脸无奈和无辜。

他告诉自己,他的什么三万大军就是纸面数字,因为里面有很多人都是辎重兵和壮夫,这些人还在路上跑了很多,真正能用于作战的人数可能就是三个军,大概万人左右。

不,这好弟弟的原话是“可战之兵万人”,那岂不是说真正的精兵可能才数千?

再看袁术自己在那介绍的,什么军将就三个,都坐在他后面,分别是他的中军将纪灵、前军将文聘,后军将刘勋。

此时此刻,袁绍气得要吐血。

你这不是坑自家兄长吗?你有多少兵就报多少啊,他这边按你三万人布置军阵,你这边一下给他少了个两万人,这如何弄?

原先算上袁术的三万人,他自己这边安排的第二波渡河兵力是五万,但现在少了两万了,那兵力就不占优了。

本来己方的战力就不如泰山军,现在人数再不占优,这仗怎么打?

其实这真的不能怪袁绍,他对于袁术的部队是没有任何约束力的,所以袁术有多少人,他就只能当多少。

甚至,这袁术按三万人报,他就是按三万人的配置来补充粮秣和甲械的。

一想到这种决战时候,他还给自己来个吃空饷,袁绍真的想掐死袁术,他们汝南袁氏怎么就生了这么一个玩意。

但袁绍能怎么办?他只能安慰自己,幸好袁术是现在就坦诚了,要是仗打起来,那就更不利了。

想了想,袁绍最后只能将目光放到了淳于琼那边,看来第二波过河,还得让他上了。

但不急,先看北岸打得到底如何了,没准就先赢了呢。

……

无论是袁绍还是张冲那边,都在引颈而望他们中间的河间地,而在那里,众人瞩目的大战的确开始了。

只是和原先的泰山军攻,张郃军守不一样,此时的张南必须立即改变战术。

太武三年,五月二十八日,巳时,东阳亭。

当张南决定以鹤翼阵两边合围张郃军的时候,忽然从东面传来一个重大的情报。

得益于广泛布置在战场的哨骑传递,当东面和东南面都开始出现袁氏的军队时,张南迅速得到了消息。

如此,如果再继续以鹤翼阵包围张郃部的话,那等敌军的后续部队赶到时,他们就要被内外包夹了。

此时,张南满脑门的汗,他本来就胖,现在日头上来了,更是一把一把的汗在淌。

他随便拿了块布擦了一下额头,就对讯骑问道:

“前面的张郃部有什么反应?”

那讯骑回答:

“此前有一股敌军哨骑突进到了前营,但被咱们的突骑给撵了回去。之后就再无动静。而他们一直没有向东面派出哨骑,所以现在还不知道那边出现了援军。”

此时摆在张南眼前的有两个选择,一个是立即收缩,围绕在东阳亭这边做紧密防守,然后等候北岸的援军抵达。

这个选择对张南的部队来说是比较安全的,但却不利于整体战略。

因为一旦敌军从容将他们包围,那整个战场态势就变成了被动挨打,而这样如何能将南岸的袁军调动过来?

张南知道王上定下的战略规划,所以他必须继续维持攻击态势,给予敌军持续的压力。

所以摆在张南的其实就是最后一个选择,那就是打!

此时,张南对身边的扈骑高喊:

“舆图呢?”

一个年轻的扈将急忙从兜里拿出一份舆图,然后平铺在一个袍泽的背上。

张南压着舆图,眉头紧皱,他手指重重点了一个地方,然后问赶来的哨骑:

“现在,凤翔军和雄武军接触敌军了吗?”

哨骑回令:

“还未。”

张南一拍手,大叫一声:

“好,即刻令雄武、凤翔二军转变方向,全军向东占据李家壁!”

他发狠道:

“告诉张达和魏舟两人,让他们死堵东面之地,他们就是死也要给我死在李家壁!”

“去!赶紧!”

那哨骑不敢耽搁,选了最快的马,向着南面的纵马狂奔。

这一次是生死时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