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零八章 破败长安(1 / 2)

天唐锦绣 公子許 1669 字 16天前

雨水稍歇,天空之中阴云密布,空气都似乎能攥出水来……

叛乱虽然已经平息,但局势尚未安稳,关中数十条河流的水位也并未下降,河堤遭受洪水拍打侵袭,险患处处,城外到处都是由官府组织起来的民夫,运输着救灾物资赶赴各处河堤。

周道务顶盔掼甲策骑而行,带着一队亲兵沿着骊山脚下的官道一路奔赴长安,半夜时趁之后抵达灞水岸边。

往昔平静舒缓的灞水已然浊浪滔滔,汹涌的河水裹挟着上游冲刷而来的树枝、木桩、甚至动物尸体,奔流而下。立足岸边,灞桥早已毁坏,只残余的残破桥墩亦是千疮百孔,可见当日长安战事如何激烈,东宫能够在绝地之中反败为胜,实乃天命所归。

不知有多少人将要为关陇起兵之时漠然旁观甚至助纣为虐而付出惨痛代价……

只不过也不必嗟叹痛悔,朝局站队便是如此残酷,站对了自然利益丰厚青云直上,站错了就得承担相应的后果。

一切皆由己,怨不得旁人。

他也正是不愿卷入这场权力争斗,所以避于辽东置身事外,向着风波过后胜负已定之时,再入朝全力支持胜者,如此固然利益最低,但风险也最小。孰料千算万算,还是遭受波及……

浮桥架设在湍急河水之上,水流冲刷充当桥墩的木船,整座木桥摇摇晃晃,周道务只得下马,与亲兵牵着战马渡过浮桥,抵达对岸之后才反身上马,一路直奔春明门。

等到抵达春明门外,看着城门左侧的左武卫、右侧的右屯卫互为倚角之势对峙,两座军营皆是旌旗招展、军容鼎盛,周道务暗生钦佩,这两支军队皆历经大战,一在辽东,长驱直入攻城拔寨,一在西域,保卫疆域击溃蛮胡,同样的万里征伐所向无敌,返回长安之后依旧战力不减,堪称当世第一流强军。

程咬金也就罢了,戎马半生战功赫赫,乃当年立国之初硕果仅存的名将之一,而房俊作为年青一代,表现堪称惊艳,年轻一辈当中无人能出其右,即便是他周道务自负甚高,也不得不甘拜下风。

心中难免有些悔意,当年为何与房俊反目成仇,而不是搞好关系呢……

城门下早有兵卒迎了上来,自是认得周道务这位驸马的,施礼之后验看文书印绶、通关文碟,确认无误之后问道:“不知周都督入城所为何事?”

周道务道:“吾随军东征,平穰城下被派遣押送俘虏回国,今日返回长安,入城向太子殿下复命。”

兵卒将其领到城下一间屋舍,按照表格登记报备,而后打手势让城上兵卒放下吊桥、打开城门,恭恭敬敬将其送入城去,站在一旁:“请将军入城!”

派了一队兵卒监视周道务极其亲兵,直入城门而去。

……

今日阴天并未下雨,但周道务自春明门入城,策马驰过长街,沿途却不见一个行人,只有时不时整齐走过的一队队东宫六率兵卒,全副武装、气势肃杀。南北两侧的东市、平康坊、崇仁坊原本乃长安最繁华之处,平素里商贾如云、行人如蚁,奇装异服的胡人更是随处可见,现如今却冷冷清清、颓败萧条。

沿街的坊墙、屋舍、商铺处处可见大战之后的破损痕迹。

周道务难免嗟叹一声,自前隋于两汉旧地修建代谢能过程作为帝国之都,这座城市便成为天下之中,不仅仅是帝国权力核心,更汇聚了五湖四海的财富,及至大唐立国,贞观一来励精图治、百业俱兴,早已成为天下最大、最繁华的都城,极盛之时长安内外之军民、商贾抵近百万之数。

如今遭受战火荼毒,一朝破败衰颓,不知还要历经多少岁月、付出多少艰辛才能恢复往日荣光。

国虽大,好战必亡。

古人诚不我欺……

过延喜门沿着长街直抵承天门,途中所见更令周道务震撼,东宫、太极宫的数座正门千疮百孔、破损倒塌,承天门更是已经整体拆除,无数少府监工匠正搬运砖石、木料,清理地基、进行重建。

站在承天门前,向南望去,原本作为诸多中枢官署驻地的皇城几乎夷为平地,残破的房屋被军兵一幢一幢的拆除,梁柱倾颓、砖瓦遍地,满目苍夷。

周道务呆呆的站在那里,有些不敢置信。

他虽然出身汝南周氏,但父亲亡故之后便迁入长安,自幼在这里长大,出入宫禁如履平地,很难想象一场战争便将如此恢弘繁华的长安城摧残至如此模样……

……

承天门外禁军上前询问身份,入宫通禀之后,周道务下马跟随两个内侍入宫,目光所及之处,愈发令他心中惊骇、震撼难言,这巍巍太极宫到底经历了何等惨烈之厮杀,才能比长安城内更显破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