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合作(1 / 2)

“林宝儿同学有什么事情尽管说。”廖尧海能当上武大校长的人,智商和情商都不低。知道这个世界没有免费的午餐,林宝儿丢出这么大的好处,肯定有所求。

这一点早在见朱子清之前他就做好准备了,就看他们提出什么要求了。如果不过份就合作,如果过份……他相信以朱子清和武大的关系,林宝儿绝对不会提出什么过份的要求的。

“第一,我希望学校能把我们公司列为毕业生定点实习单位。”林宝儿提出了第一个要求。

“这个……不是我一个人能说了算的,需要召开党组会讨论才行。”校长有些为难的说道,他没想到林宝儿眼光如此毒辣,直接就盯上了学生实习这一块。

很多人可能都不明白大学毕业生实习的猫腻。经历过的人都知道,实习期间拿的是最低的基本工资,干的是牛马牲口一样的活。

大学生是没有工作经验,可他们有健康的身体能吃苦,很多还掌握着技术。一旦熟悉了工作流程,就能发挥出巨大的力量。

武汉大学的学生无异是很优秀的,稍加培训就是一股生力军。

天网公司扩张迅速,缺少核心技术人才,更缺少大量蚁工处理海量的外围工作。

这样的岗位虽然技术含量不高,但没有一定技术的人又干不了。而正常情况下拥有技术的人福利待遇要求就很高,招的少了作用不大,招的多了浪费。这就形成了一个矛盾。

但大学实习生却能完美的解决这个难题。低廉的工资,强大的能力。简直是太完美了。

而且为了文凭,这一群大学生还任劳任怨,加班都不用加班费的那种。纵然心有怨言,在老师的弹压下也不敢反抗。

拿的工资比农民工还低,干的活比农民工还累。这么说吧,实习单位用白菜价买了一大群优质临时工。

很多学校都有校办企业,就是靠着剥削实习生廉价的劳动力活的相当滋润。校办企业用不了那么多学生,或者没有校办企业怎么办?更加简单,和其它企业签订合同。

大学实习生有那么多的好处,很多人就盯上了这一块。想尽一切办法让自己的公司成为实习单位。于是就滋生了阴暗面。

可以说,大学生实习里面藏着太多猫腻,牵扯到太多人的利益。廖尧海虽然身为校长,也不敢独断专行。必须要大家同意才行。

这一点林宝儿也了解,所以她没有表示不满:“我明白,但我希望学校能早日给我一个答复。”

“林宝儿同学,还有什么条件吗?”廖尧海特意加重了‘同学’二字的语气,提醒林宝儿是武大的学生,别提什么过份的要求。

“还有一件事,对学校也有好处。我们准备在学校投资几个实验室,研究一些科研项目……”

天网公司成立的时间太短,还没来得及组建自己的科研团队。就算组建了,也不是短期能出成绩的。公司不得不花钱四处购买专利使用权,造成极大浪费不说,还严重制约了公司的发展。

而武大的情况刚好和天网公司相反,它最不缺的就是人才,但缺钱。两家能够合作,还真是双赢的局面。

听到这个建议廖尧海也是眼前一亮,显然他也心动了。

国内大学的科研经费大多来自国家拨款,教育部也正是用拨款卡住了所有大学的脖子,让他们服从命令。这个拨款数量肯定是不够用的。狼多肉少,大部分的科研室都处在半荒废状态。

不过这种情况也不能全怪教育部,他们手里的钱也不是无限额的。全国那么多大学,也不够分。而且还有很多科研工作室根本就是借着研究的幌子骗取经费。不得不慎重。

应该说大家各有各的难处吧。

正所谓穷则思,思则变。学校就把目光对准了企业,希望能从企业拉到投资。这种方法西方大学是一种很普遍的行为。

到了中国却发生了水土不服,状况百出。虽然勉强留存了下来,也出了不少成果,但总体来说差强人意。

所以廖尧海也没往这方面想,现在林宝儿主动提出合作,他岂能不动心。

但这个事情牵扯到的东西更多。合作的项目有哪些、投资额度的多少、设备采购、资金监管、成果分配等等,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清楚的。

纵然很心动他也没有直接答应,而是说要开会讨论一下。

接下来两人又讨论了一些问题,朱子清刚开始还听得津津有味。后面就觉得无聊了。

艾建阁也是如此。他一个搞文学的有科研经费也落不到他手上,所以对这些话题也不感兴趣。

两个无聊的男人就坐在一起小声交流起文学上的事情来。

“《中庸》读的如何了?有没有什么收获?”艾建阁压低声音道。

“三分之一都没看到,已经感觉获益匪浅。只是有很多地方都读不明白。看的越多,疑惑也就越多。”

“这证明你读懂了。知道的越多,就越能发现自己的无知和浅薄。等你把这些问题都搞明白,这部书就算是摸透了。所以别着急,慢慢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