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晓喻盟友(2 / 2)

枭臣 更俗 2044 字 4个月前

邓愈吁了一口气,说道:“池州军怎么也算是跟着斩获大捷啊……”

岳冷秋点点头,按说有些事也应该想透,但临到头犹有许多不甘,故而心情抑郁,但也应该想透了。

在枞阳大败之后,池州军就再也没有独立的地位:之前不能违拧林缚关于整体战略的安排;在荆襄会战即将大获胜捷之际,更没有能力对林缚的手令阳奉阴违,那就只能依林缚所令强攻守凤山的陈韩三所部,再不济,也要将陈韩三死死的围困在凤山,使其所部不得逃脱。

邓愈话里的意思也很明显,作为带兵的将领,对胜捷的渴望要比勾心斗角来得更强烈、更直接……

陈韩三将他在江宁的退路完全堵死,他一定会垂死挣扎、也一定会困兽犹斗,池州军也许会因此承受很大的伤亡,但对邓愈等池州军将领来说,这时候与其想着保存实力,与其还外在勾力斗角里拔不出来,还不如用一场酣畅淋漓的胜捷来洗刷徽南、枞阳惨败所带来的羞耻。

*******************

随州城,一队兵马约五千余人,此时队伍的梢尾刚刚走出东门,队伍以四列沿驿道急行,展开有两里多长。排头的兵卒扛着青黑色的旌旗迎风展开,猎猎作响;这是罗献成留守随州的嫡系兵马,兵甲皆全,所选又是健卒,看上去兵强马壮、威风凛凛,完全意识不到这一去会是不归路、会是死亡坑……

罗文虎派周胜(狗剩)驰入随州请援,称王相叛变,引淮东军从淮山中脉佛猴岭一线潜入,一部袭樊城粮道,一部袭礼山——罗文虎在礼山措不及防,叫王相率三千敌兵夺去东城,然而他犹率守军固守西城不退,请随州驰援。

留守随州城的罗献义、马臻等人,听得王相叛变,虽说大惊失色,但与王相在战前的言行对应,也就立即确认为真。

他们犹不能想象淮东军数万兵马大规模潜入柴山的可能,罗献义为罗献成的族弟,早年随罗献成贩私盐,常在淮山之间穿走,自然清楚将庐州隔绝在外的淮山中脉佛猴岭是何等的险峻曲折,哪怕一两百人的队伍要翻越佛猴岭去庐州,都要绕上大半个月的时间,根本不可能叫大股兵马通道——他们只当在王相的配合下,淮东军有数千兵马穿越淮山中脉潜伏进来,窥着时机分兵偷袭荆襄腹地的薄弱处、截断荆襄粮道,扰乱北燕在荆襄各地的防线。

只要没有意识到淮东军有将驻庐州整部兵马调入荆襄腹地的可能,差不多都会做出上述如罗献义、马臻一样的判断——罗献义、马臻没有想到罗文虎已在强大的柴山兵马前毫不作挣扎的降股,自然不疑罗文虎派人请援是诱援诈计……

礼山位于随州之东,事关随州的侧翼,并能威胁淮山北麓防线的侧后。

即使叶济罗荣顺利拿下荆州城结束汉水西岸的战事,汉水东岸的战事犹将持续很长的一段时间,焉能随州城以东的腹地给潜伏进来的淮东军搅得稀巴烂?

罗献义当即使马臻及副将沈萧谨守随州城,他亲率五千兵马驰往礼山求援。

而在礼山与随州之交的络店、长岭,罗文虎率两千余人,扮作从礼山败退的兵马往随州方向散乱急行,唐复观亲率两千精锐扮成追击随后追击,两部兵马一前一后,往已入随州城的五千援兵迎去……

*************

浉河源出淮山北脉深山,为淮河上游南岸最主要的支流之一,于九月上旬,宁则臣率凤离军第一镇师万余精锐在水营的配合,沿淮河而上,进入浉河,溯浉河而上,一直前行到淮山北麓,进入信阳城,与孟畛、孟知祥所率领的信阳守兵汇合。

与此同时,董原也亲率两万兵马,出寿州,经霍邱,收复固始、潢川、光山、息县、罗山等信阳以东的城池。

浉河、竹塘溪、石堰河等淮河上游的支流都源出淮山北脉,这些溪河即是灌溉信阳万顷良田的主沟,其上游河谷也是穿越淮山南下随州的通道。

罗献成于七月初,就是沿这些河道从淮山而出,进袭信阳南部诸县,以牵制淮西及淮东驻庐州兵马。待九月南阳陷下,叶济罗荣率主力南下打荆州,罗献成也是率部沿这些河道南撤,避入淮山北脉的险峻大山之间,峙守这些溪河的上游河谷。

由于罗献成经营随州要比董原早好些年,在董原执掌淮西时,整个淮山北脉几乎都落入罗献成的控制之中,罗献成在浉河、竹塘溪、石堰河等淮河主要支流上游的河谷,利用原有的山寨,建立了长两百余里,纵深约六十里的北麓防线。罗献成差不多率五万兵马填入这道防线。

宁则臣所率援军与信阳守兵汇合后,加上董原亲率进入潢川一线的援兵,在淮山北麓的兵马加起来也只五万人,此外陶春率部从涡阳西移,与守淮河上游北岸正阳县的肖魁安合力牵制陈芝虎、屠岸两支敌兵,总计兵马也只有五万。

虽说九月中下旬进入信阳的兵马总数也达到十万之众,但在兵力依旧处于劣势。相比较之下,在北线的敌军虽说兵力较为分散,但兵力略占优势,而且占据地势的优势太明显,又是收缩防守,叫董原想咬北线敌军一口,也找不到下嘴的地方……

二十日,也是在同一天,宁则臣派人进入董原在潢川的大营,通告淮东通盘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