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先秦且不论,历来有为君往囊括天下,都是在统一北方之后,顺势一路南下,水到渠成。<>
北方苦寒,但士卒剽悍。南方富庶,多读书人。而对于中原王朝来说,最大的威胁来自漠北的草原游民民族。所以,中国南北方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北方出精兵强军,负责守卫国门。南方则将物资源源不绝地通过大运河,输入北京。
当然,明太祖在统一天下的过程中却是由南而北,南方士卒的剽勇善战并不比北人差多少。到嘉靖年的戚家军,更是天下一等一个强兵。
明成祖迁都北京,除了天子守国门之外,估计更多是考虑到这里是他做燕往时的基本盘。若留在南京,做起事来难免受到江南士家大族的掣肘。
经过几十年的经营,北京这座大明朝的国都已成当世一等一的繁华所在。其繁盛宏伟,已大大地超过南京。
据实料记载,这一时的北京人口已经达到惊人的百万之巨,而南京的人口依旧保持在开国初的五六十万上下。
百万人口的大城在农耕时代是什么概念,要维持这么多人口的大城远转,差不多要动用半个国家的力量。
但就大运河的漕运而言,沿途的船家、脚夫就有十多万之巨,每日运入北京的物资在通州堆积成一座接一座看不到尽头的小山。
看到通州码头忙碌的情形,高文识得其中厉害,竟不住抽了一口冷气。要维持这么一个庞大的物资运输体系,却不知道是多么浩大的一个系统工程。明朝的官僚集团虽然效率低下,可也不是一无是处。
他在官船上和徐珵相处了将近两个月,作为徐大人的得意门生,自然不肯错误这个朝夕相处的机会。就静下心来向徐珵请教学问,了解明朝政治的运做规则,收获自是不小。
一行人到通州之后,因为带着军队,又押解了罪官,徐珵的行辕就停了下来,驻扎在通州,等候朝廷旨意。
高文自然没办法等,他徐珵进京之后自有自己的宅子,而自己却得另寻住处。这次进京至少要住两年,要等到中了进士之后才能有其他打算。等安顿下来之后,他还得派小鹰回西安接石幼仪来这里完婚,一切都得提前准备妥当了。
还是先一步进城,买个宅子住下为好。
于是,高文就向徐珵说了自己的想法。
徐珵点头同意,留了自己的在京城的住址,吩咐他一旦买了宅子,就带个信过去。如此,一旦有事,也好通知。另外,户部那里也得先将名字挂上去。
结末,徐珵想了想,突然道:“尔止,京城居,大不易。你是个读书人,买的宅子够住、清净就好,不可太奢侈。京不比得陕西,你我在陕西做出那样的大事,也不知道被多少双眼睛盯着,凡事多加小心。”
老徐以前一直呆在翰林院中,高屋建瓴惯了,这次还是第一次出京办差。翰林院乃是清贵之地,有名的清水衙门,进翰林院的学士们在那里不过都是熬资历的,没有什么实在的好处。
徐珵在陕西一下子得了两万两银子,这可是他出仕以来头一回得了这么大好初,还是有些不习惯,内心中未免忐忑。
高文同他在一起两月,自然知道这个老师的心思,点头:“恩师提醒得是,高文知道如何做,反正就两个字‘低调’。放心好了,学生尽拣那种破屋烂屋买就是了。”
徐珵呵呵一笑:“读书人,体面还是要的。事行有度,过犹不及,无论如何也不可太亏待自己。”
“是,学生也没多少钱,想要奢侈也奢侈不起来。”高文不住点头。
京城居,大不易。开玩笑,北京的房价可不是我能够承受得起的,这次我来京城只带了一千两黄金,换算成后世的货币,也就七八百万块人民币。现在的北京还没后世那么大,主城区大概都在二环以内。七八百万块钱能买多大房子,一套学区房就能让你返贫。
啊啊啊,二环,你比三环少一环。
高文虽然是个书生,却喜欢热闹。而且,这是第一次来到古代的北京,自然要住在最热闹,人最多的地方,如此才能直接接触到这个世界,嗅到那浓浓的历史味儿。
因此,在来之前他已经想好了,进京之后就在北京外城西南角的右安门一带买间宅子。这里乃是普通百姓的居住地,乃是京城的商业区,生活也方便。最妙的是,那里还有一处陕西会馆,都是老乡,彼此也有个照应。
明朝的北京总的来说分为京城和外城两大块。所谓京城,就是皇宫和各大中央机关以及王公贵族的住所,包括故宫、景山公园一带;至于外城,则包括天地坛、山川坛,从正阳门到永定门这一大片区域。
这一日,高文和小鹰带着行李,乘了马车从广渠门进了北京,而后一路绕过天坛、山川坛,终于到了地头,远远地就看到一片大屋,正是陕西会馆。高文决定先在这里住下,到时候再托人寻个房牙子,看有没有合适的宅子。
车停到陕西门口,早有下人迎来,夸张地叫道:“原来是高解元,早就接到先生的信了,咱们早已经盼着你呐,快进来,快进来!”就殷勤地将高文接了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