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一章:错误的惊觉?(1 / 2)

“各县都相续上报民情,普遍担忧的是雇佣和生产过剩问题。”

番贤对面坐的是共尉,两人早在八年前就认识,因为接触次数不多互相之间只能算是朋友而不算深交好友。现在一个是郡守一个是中郎将军团长,番贤是一个月前就任内史郡的郡守,共尉却是先在陇西郡那边募兵后面率军到内史郡驻扎。

共尉所率军团其实是有两个,第七混编军团是由最先进入秦地的那批汉军就地成军,另外一个则是在陇西那边募兵,募而来的都有一身高超的骑马技术的士卒,再则就是陇西当地压根不缺马的关系,很顺利就组建出一支骑兵军团该有的规模。

骑兵军团的框架组建起来,骑兵也编制完毕,可是一直以来中枢并没有给予这支部队一个正式的番号。

什么意思?就是共尉千辛万苦组建出一支骑兵军团的规模了,马匹和骑士等等一些东西已经备妥,甚至是伍长、什长、队率、屯长这一级别的基层军官已经任命并到位,偏偏中枢那边一直没有委任别部司马、军侯、校尉、俾将、偏将、中郎将,就更加别提一支军团中必备的军法官、斥候官、情报官、典校长、长史,连带马镫、马鞍也一直没有配置,兵器和甲胄也似乎忘了。结果是,共尉把人和马都准备好,却是得不到来自中枢关于中、高层官职的任命和装备上的列装。

共尉有专门向中枢发过询问公函,得到的解释是,前线战事紧张,后勤也出现问题,为了保证前线各个军团的作战物资,给予新组建而没有正式番号的骑兵军团的一应物资将会延后。

好吧,只要是中枢会承认组建军团的存在,共尉也就算没有白辛苦。更不是心中想象的中枢猜忌什么的,那一切都好。再则,前线战事确实是有些紧张,大战爆发之前是该先保证前线军团的备战物资,他们这些还不知道会不会参战的部队,武器装备上的列装推迟就推迟吧。

大概是在二月前,共尉总算是得到了调动的命令,说是部队被规划为征西军团的预备队,以备蒙恬战事不顺的时候作为援军。这一次部队从陇西郡那边来到内史郡,其实是要在渭水边上接受给养。也就是领取一些物资,另外就是迎接从南陵那边来的一批军官。

南陵来的军官是共尉急需的一批人才,那些军官都是各支部队立功,或是被推荐进入帝国军事院校深造,大部分人都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再经过院校的培养,这么一类军官其实各支军团的抢破脑袋都想要的人。

有了中枢派来的一应中、高层军官,那么番号当然也是正式下达,陇西募兵组成的骑兵军团被确定番号为第二十骑兵军团。军团长却是没有任命,诡异的是中枢任命共尉西北都尉的同时,后面司马欣也发来任命,共尉不但成了内史郡、上郡、北地郡这三个郡的西北都尉。还成了草原派遣军的后将军。

得到一连串的任命让共尉其实是有些发懵的,他在陇西郡那边待得有些久了,实际上对国家政~局和近期发生的大小事上面都有些脱节,感到云里雾里又没办法找个了解情势的人问一问。

后面。共尉进驻内史郡之后才算是了解到一些情势,原来是蒙恬在正式发动作战之前向司马欣发去请求,司马欣下令让共尉率军北上。

那么是不是视为蒙恬其实没有把握用四个军团来达到作战目标?共尉绝对没有往这个方向想。共尉算是老牌汉军集团中相对了解蒙恬的人,很清楚蒙恬为了北上与匈奴交战已经准备了至少十年。

是的,在秦国还没有消灭六国一统天下之前,蒙恬真的是已经在研究匈奴,那个时候蒙氏家族正在与王氏争夺秦国北疆的控制权,蒙氏研究匈奴或许是为了在始皇帝那边获得更多的分数,以便在与王氏的竞争中获得始皇帝更多的认可,但是不管怎么样蒙氏真的有研究过匈奴。

蒙恬作为蒙氏的族长为蒙氏的利益着想无可或非,这个历史版本天下动乱发生得太早,他没有足够的空间也没有机会率领秦军对匈奴发动河套之战,但是并不代表他之前下的用功全部都忘记了。

共尉得到向北移动的命令刚刚走到内史郡地界,前方已经传来头曼战败投降的消息,他当时还有过“蒙将军也算是十年磨一剑”之类的感慨,认为蒙恬之前的布置不过是确保万一。

蒙恬获胜的消息确切无误,那么共尉所率的部队自然是不用继续北向,然后司马欣更改了之前下达的命令,转而让共尉率军进驻内史郡。

突然得到命令说是让驻扎内史郡,共尉在那么一瞬间内心其实是非常无奈的。包括共尉在内的许多人,他们在吕哲刚刚崛起的那一段时间是作为北方的屏障,一度可以说是吕哲麾下最能征善战也是能组织防御的部队,大概是三年前共尉率军进入秦地,当时本来是要配合秦军防御匈奴等胡人的入侵,结果匈奴只是试探性进攻了三两次就退却,几乎是没有得到上场发挥的机会。

好嘛,已经沉寂得有些久了,要是再不动弹动弹,估计很多人都要忘记他们的存在,因此许许多多在秦地闲了三两年的将士们也摩拳擦掌要大干一场。很多不是那么了解蒙恬的将校,他们甚至认为自己所在的部队,会在蒙恬征西军团最不利的时候像救世主那般闪亮登场,对这一类的言论共尉听了只是笑笑不语。

从进驻内史郡开始,算算时间已经过去了一段时间,既然不用开往前线参战,共尉也没有全然闲着,他除了整训手中的两个军团之外,经常也是在民间行走,对于番贤说的那些问题有自己的理解。

“确实,王上在挥兵北上之前也是在长江流域和以南制定过一个计划,那个计划被称作‘战时非对称经济’。大体的意思尉也不明白,仅是知晓那是国家行为的一种消费还是什么,短时间内利用国家行为的采购刺激民间的建设热情。”

“唔……”

实际上秦地这边的情况一点都不特殊,与之早早被纳入统治范围的那些区域曾经发生过的问题有点类似,不过秦地这边又相对复杂一些,复杂就复杂在秦地并不是汉军武力兼并,而是赵氏赢姓接受下的一种合并。

秦地的人们心理普遍是处在一种恍惚的心态,心理上估计是不明白自己的统治者算是谁,在享受因为吕哲下令雇佣和采购的同时,担忧会遭到赵氏赢姓王族那边的算账。这是其一。其二是,秦地的人们在赵氏赢姓统治时期,青壮大多数被征召,赋税上也沉重到喘不了气,享受到吕哲所带来的好处,思想上也难免希望吕哲成为他们的统治者,因此产生了一种诡异的背叛心理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