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一章:理解不能(1 / 2)

有时候花钱能够图强就是一种幸福,更多的时候就不是光靠花钱就能图强,有钱而不能花则是悲哀了。

“我们改革货币,发行五铢钱,总量只有四十亿贯,平均到每个人头上,每人持有是八十贯。”吕哲掐着手指在算:“然而不可能人人手上都有八十贯,实际上有些人连一贯都没有,财富虽然没有过度集中到某些人的手里,但是拥有万贯家财在帝国并不是太过稀少的现象。”

四十亿贯的发行量真心不高,也就是等于四万亿个五铢钱,要知道到了两汉时期,一般豪门家中藏着数十亿个钱并不是什么稀奇事,大一点的豪门家中谁没有藏着超过百亿钱。

帝国建国十二年,吕哲从一开始就注重地方建设,撒钱就跟流水似得,是流向了民间的普通人,涵盖面非常广。帝国也重视商业,十来年的时间有无数商贾稳固了自己的产业,有新的商贾得到崛起,他们用交易的手段汇集了大量的钱财,但是相比起东汉末年的巨富却是远远不如。

“现在的人很喜欢将钱藏起来,”吕哲脸上带着不知道是好笑还是郁闷的表情:“实际上市面流通的五铢钱远不如想象中来得那么多。四十亿贯真正流通在市面上的,大概只有一半不到?”

萧何竟然无法进行反驳,他也有点理解吕哲的意思了,略略迟疑地问道:“陛下是想要从库庄取出新钱投入民间?”

就是取出新钱从民间进行采购,要是印刷纸币这样的行为跟抢劫没什么两样,毕竟纸币除了是“钱”之外就是一张纸,要是没有“钱”的功能除了能燃烧之外,纸币当厕纸都还嫌弃太硬。

金属货币本身就具备“钱”之外的功能,它能够当成货币使用。也能融了制作铜器等物,另外千万不要忘记青铜时代还没有完全过去,民间更是还有不少使用木质农具的人,至不济也能将铜钱融掉打造农具。另外,其实当前阶段的一些装饰物,皿具、器具等等其实也是主要以铜器为主。

“陛下的意思是……民间有人融掉铜钱?”萧何看上去没有多少吃惊。

吕哲才不相信萧何不知道民间会将铜钱融掉打造器具。只是萧何没想要追究,他也不想过问。

帝国发行的五铢钱,是七成的铜、二成的铅、一成的锡,其实这已经是相当厚道的铜含量,有许多朝代通信货币的铜含量甚至只有三成或是四成。

铅笔会含锡和铅并不单纯是为了“利润”或是“钱息,主要还是跟硬度有关,毕竟铜是一种软金属,不加入相应的锡和铅很容易就折弯了,但是锡和铅加多了色泽差的同时又极易掰断。

国家发行货币。无论是哪一种的货币,实际上只要发行的货币在市面上流通,那就等于占有利润。金属货币相对起纸币不止是厚不厚道的关系,而是金属货币还有另外的用途,哪怕是有所贬值也不会贬值到比厕纸还不如。

铜币融掉可以打造其它的东西,如农具、灯台、床具等等;银币融掉可以打造首饰、餐具等等;金币融掉的用途也不会少到哪里去;纸币融掉……那就是烧了!

“朕有意思在未来的三年增加市场货币投放。”吕哲其实是有点不好意思的,抿了抿嘴,说道:“向一些大商贾大肆进行采购。”

萧何是个什么表情?要是能翻白眼。他真的要翻一番。不过呢,他是一本正经地赞同道:“诚如陛下所言。民间市面的货币因为某些原因流通性不广,那肯定是因为货币的投放量低了,是该加大投放量。”

至于为什么只针对大商贾采购?官方拿出大量制造的货币必然是要有针对性,倒不是惨无人道的掠夺,针对大商贾是因为他们经营的东西多,预示着采购的东西也多。投放向大商股的货币会被他们在各方各面的采购中辐射到更多的人群。

“陛下认为投放多少合适呢?”萧何问的有些小心翼翼。

“朕觉得六十亿贯这个数字不错,执政认为呢?”吕哲说着,看到萧何有些目瞪口呆,不由“呵呵”笑了起来:“军方在沙莹(既是交趾,或者叫越南)发现了超大型的铜矿。朕知道南洋发现的那些岛屿地下也深埋了难以想象的铜矿。所以……”

萧何不得不目瞪口呆啊!十来年的时间里,官方投放到民间的货币也就是四十亿贯,帝国的统治者却想着在未来三年再投放六十亿贯,真的是有些吓人!

“陛下……会不会太急?”萧何努力构思着词语,一再斟酌,又说:“三年使用六十亿贯来向商贾采购……会不会涸泽而鱼啊?”

还是那句话,货币本身的价值就在于购买力,这也是货币本身最具价值的地方。货币拥有购买力,可以买到几乎所有能购买到的东西,等于是在以物易物的基础上有了“媒介”或是“桥梁”。

目前帝国的五铢钱购买力很强,至少是要远比任何朝代都要强,经过衡量度的一再改革,重量单位已经是使用现代的计数方式,市面上的一斤稻米也不过是八个五铢钱,那么一贯钱的一千个五铢钱就是能购买一百二十五斤的稻米。

现在的人们相对比较大肚皮,成年男子一天大概是吃掉差不多一斤的米,一家通常是四个人以上,最多的一家子超过三十人也不是什么夸张的事情。

按照四个男女又分年龄来计算,一家一天就是平均吃掉三斤左右的米,如果不是自己耕种就需要花掉至少三十二个五铢钱。而这还没有将除了米之外的食物算进去,要是再加上菜类、肉食、或是其它,花费肯定要增加一些。

“……南陵一家四口每日的花费大概是在四十个五铢钱左右。”萧何显然是有做过调查:“南陵是一个个例,每个地区的生活水平也并不一致,越是偏远的地方,每日花费更少。越是发达的地方消费就更多。”

对于这种现象吕哲一点都不会感到奇怪,发达地区的物价肯定是要偏高一些,但是发达地区的人经济收入也肯定是相对多,毕竟越是发达的地方工作机会越多,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