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朱石鸡。”
“我叫英布。”
“英校尉,二万石稻米,请容我唤来罗县县长清点一下。”
“本是应该的。朱校尉请!”
要说起来吧,朱石鸡和英布都是在周文麾下混过,但那是英布从周文麾下脱离之后,朱石鸡才和余樊君到了周文帐下。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觉得周文实在没有前途,后面队伍被打散了全部都是另找“下家”,英布去了吴芮麾下,朱石鸡去了中原,余樊君跑去了楚国。
朱石鸡后面不知道是什么个情况竟是与陈胜混到了一块,然后等刘邦在陈胜队伍中成了主要头领,他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不牢牢抱住陈胜的大腿,甚至是不去抱吴广的大腿,反而去选择了怎么看都没有什么特别才能的刘邦。
或许说刘邦没有什么才能也不对,至少刘邦非常会笼络人,估计也是这样朱石鸡才会成了刘邦手下?
罗县的县长看着是一个长相非常普通的人,可能是因为近期劳累的关系,他的脸色有些不好,但是精神看着却是谁都能发现有着一种莫名的亢奋。他叫杨亮,本来是阳羡县的县丞,用了五六年的时间总算是爬到了一县的父母之官。
“英校尉辛苦了。”杨亮满脸带笑,他还刻意地看了一下英布脸上的黥字,不过并没有露出什么异色。
英布脸上就是有黥字,很长一段时间里脸上那个黥字还是他的骄傲。
这年头脸上有黥面的人不少,缺点手指脚趾的人也不奇怪,那是因为秦律的严苛,触犯了秦律动辄就是身体上要少点什么或是多点什么,正因为这样人们喊暴秦也才喊得理直气壮。
杨亮只是与英布稍微客套了一下,必要的礼节过后立刻查验粮食。
要说为了官场客套,做一些比如说信任谁谁谁。然后不按照程序查验的事情,被信任的那人未必会感激,其实感激大多时候也没有什么屁用,要是没有查验而出了问题,两人最后都要受罪。
稻米是好稻米,可不是什么陈年的玩意,帝国也不具备将粮食存个十来年的机会,毕竟几处产量基地建设的时间也就是那么几年人成型的事情,再有长期都有大军在作战,粮食是哗啦啦像流水一般的淌出去。
运来罗县的粮食是帝都那边的存货。杨亮一看稻米的颗粒大小也能猜出产地是哪。他将手里的米粒重新放回去,不由感慨了一句:“南方……西南方真的是一处种粮食的好地方啊!”
可不是嘛,因为气候的原因,越是靠近西南粮食就越好种,一年两熟是常态,杨亮似乎还听说南洋舰队发现了一些可以一年三熟种粮食的风水宝地,心里感概要是连这样帝国还会缺乏储备粮,那该是荒唐到了什么份上。
“县长可是查验完了?”英布才不管杨亮有什么感概,他说:“若是查验无误。布便要带着队伍返回帝都。下午再将其余物资运过来。”
杨亮拱手行礼道:“查验完了,有劳校尉。”
英布拱手回礼,面无表情地说:“职责所在。”
朱石鸡只是站在一旁,他看着面无表情的英布。心中思索着:“英布这个名字怎么好像在哪里听过?”
倒不是朱石鸡知道英布也在周文麾下混过,他是想起了自己的好友余樊君似乎有说过这么个人。
现在在使节团任职的余樊君与朱石鸡确实是好友,两人可以算得上是一块出生入死的刎颈之交,天下大乱之后一同漂泊着连续投了几方势力。最后和邓说、郑布、丁疾等人一块入了刘邦帐下。
余樊君到了帝国之后有自己的发展,朱石鸡很清楚余樊君这一次能任职使节团,可以与当今天子的唯一徒弟成为上下级关系。那是余樊君花了很大的力气才能这般好运。
朱石鸡认为余樊君会好运很简单,前往中亚的使节团颇为被皇帝关注,韩信更是余樊君的顶头上司,余樊君能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的同时,要是能与韩信建立起友谊,日后怎么也会是得到很大的一份助力。
朱石鸡一点都不嫉妒余樊君,因为在这么个年代里,刎颈之交要是发达了绝对不会忘记弟兄。他想了有一会才记得余樊君还真的说起过英布这么个人,那是余樊君从韩信那里听到了一些消息,其中就有关于英布的一些事情。
“这位仁兄的风评简直是差劲到没边了!”朱石鸡看着另一边招呼士卒卸下粮食的英布,想着:“明明有一身的本事,却是心思太多,韩信提起他的时候似乎感到非常的可惜?”
杨亮在那边忙碌完来到朱石鸡身侧,说道:“朱校尉,还劳烦准备调动军士维稳。”
朱石鸡不再胡思乱想,应承了杨亮一声唤来副手,吩咐道:“调动一曲士卒,配合罗县一干官吏。”
一曲士卒就是一千人,他们这种禁军的建制不存在非满编,一直都是满编状态,必要的时候甚至是会被加强,视实际需要某一个建制下弄个什么加强屯加强曲什么的。